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在三峽 年底完工

▲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總經費三千零七十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示意圖:新北原民局提供)
新北原民局今(十八)日以「城市新地標打造新北首座原民歲時祭儀廣場」建設計畫報告指出,將於三峽區建蓋兼具祭儀辦理、教育推廣與社群連結多功能空間,預計今年底完工,總經費三千零七十萬元。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原住民族人口約六萬二千人,為全國六都排名第二,多數生活在都會區,過去舉辦部落重要歲時祭儀多分散在二十個行政區,需要一個凝聚部落情感、延續原族文化的基地。為此,興建首座原住民歲時祭儀廣場坐落三峽區隆恩埔原民社宅旁,不僅是多數原民分布的區域中心點,更鄰近國道二號交流道旁。「所有文化都值得被尊重」侯友宜說,市府積極推動原民文化政策,從泰雅民族博物館、泰山森林書屋、語言推廣及社區活動到舉辦歲時祭儀,感謝同仁、語言推廣老師、社區夥伴及部落長者持續努力,使原民文化在新北扎根傳承。
新北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強調,打造祭儀廣場用意是為都市原民創造一處「有根的儀式空間」,讓傳統文化記憶能夠安放、祭儀儀式得以延續,同時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接觸原住民族文化、促進跨族群理解與交流。未來將串聯溪洲、三重北原中心等既有文化據點,擴展原民文化網絡,整合觀光、教育與藝術等領域資源。
廣場設計結合原住民族文化相關元素,天幕邊緣並以弧形方式呈現,未來不僅能提供族人一處歲時祭儀與傳統文化活動舉辦空間,兼具文化教育推廣、部落共學課程與都市族人社群凝聚功能,總經費三千零七十萬元,完工後將成為新北族人歲時祭儀核心據點與文化活動樞紐。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原住民族人口約六萬二千人,為全國六都排名第二,多數生活在都會區,過去舉辦部落重要歲時祭儀多分散在二十個行政區,需要一個凝聚部落情感、延續原族文化的基地。為此,興建首座原住民歲時祭儀廣場坐落三峽區隆恩埔原民社宅旁,不僅是多數原民分布的區域中心點,更鄰近國道二號交流道旁。「所有文化都值得被尊重」侯友宜說,市府積極推動原民文化政策,從泰雅民族博物館、泰山森林書屋、語言推廣及社區活動到舉辦歲時祭儀,感謝同仁、語言推廣老師、社區夥伴及部落長者持續努力,使原民文化在新北扎根傳承。
新北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強調,打造祭儀廣場用意是為都市原民創造一處「有根的儀式空間」,讓傳統文化記憶能夠安放、祭儀儀式得以延續,同時讓更多市民有機會接觸原住民族文化、促進跨族群理解與交流。未來將串聯溪洲、三重北原中心等既有文化據點,擴展原民文化網絡,整合觀光、教育與藝術等領域資源。
廣場設計結合原住民族文化相關元素,天幕邊緣並以弧形方式呈現,未來不僅能提供族人一處歲時祭儀與傳統文化活動舉辦空間,兼具文化教育推廣、部落共學課程與都市族人社群凝聚功能,總經費三千零七十萬元,完工後將成為新北族人歲時祭儀核心據點與文化活動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