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李遠出席藝術家雷驤追思會
【記者王先國 /台北報導】 2024/06/24

知名藝術家雷驤今年五月辭世,享壽八十五歲。為表彰雷驤一生跨界文學、美術與電影,讓文化扎根於生活、美學回歸於日常,對臺灣各藝文領域皆有深遠的影響,文化部呈請總統明令褒揚。文化部長李遠今(廿三)日全程出席追思會,表達對好友的深切懷念,並尊重家屬心意,將另擇期探訪家屬,代表致贈總統褒揚令。李遠表示,雷驤是個熱愛生命、享受生活的藝術家,深深影響自己對生命的看法。

追思會上親屬、好友及學生齊聚表達對於雷驤的懷念與感謝,分享雷驤生前與他們的互動,以及雷驤的創作、生活與智慧。大女兒雷光夏回憶父親雷驤離開前,母親、妹妹與她在父親床前陪伴的午後,那時父親似乎想傳遞著心中雖有不捨,但是卻想鼓勵她們,「我是沒有遺憾離開」的心情。雷光夏說,她相信父親一樣想把這樣沒有遺憾過完一生的感受傳給大家,所以特別以父親雷驤最愛的一首歌「人生的禮物」紀念父親,也傳遞給所有陪伴父親看見落日美麗的朋友。

作家廖玉蕙回憶雷驤與他們一家深厚的感情,特別是與兒子的下午三點之約,至今仍是兒子心中最珍貴的時光。文山社大創校校長蔡傳暉特別感謝雷驤當年不辭辛勞,遠從北投家中定期至文山社大教授藝術與美學課程,也熱情接待學生到家中討論藝術與生活。東美出版社總編也是雷驤的學生李靜宜,分享在雷驤課堂學習的點滴,她說,雷驤不是僅著重繪畫技巧,更常鼓勵學生將生活中所見的美好與感動記錄下來,老師的溫暖與熱情,讓他們這群「雷家班」學生遲遲不捨從老師的課堂畢業。

文化部表示,雷驤半世紀以來的創作生涯,兼具文學作者、插畫家與影像工作者的多重身分,畢生獲獎無數,包括金鼎獎、金鐘獎、金爵獎等各領域最高榮譽,二○一八年更榮獲臺北文化獎,全方位的創作成果,素為文化界推崇。雷驤以敏銳細膩的觀察力,描繪個人、生活、家族、土地等生命記憶及時代歷史紀錄,文學作品包含小說、散文、隨筆等多達三百萬字,並以散文集《悲情布拉姆斯》獲金鼎獎、小說集《矢之志》獲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在影像創作上,雷驤攝影作品從早期平面報刊的單幅靜照,到數位出版平台的連作實驗,從旁見證了影像媒材的時代變遷,其所製作的影集《映象之旅》、《大地之頌》、《作家身影》等更獲得金鐘獎肯定,亦與女兒知名音樂人雷光夏共同合作配樂工作,創作力豐沛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