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開幕 AI科技引進藝術創作
【記者王先國/綜合報導】 2024/12/02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右八)、國美館長陳貺怡(右九)於國美館「靈魂的棲所」科技藝術大展開幕式,與策展人及國內外參展藝術家合影。(圖:國美館提供)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年度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即日起至二○二五年三月二日在國美館101展覽室展出。展覽由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邱誌勇及國美館助理研究員賴駿杰共同策劃,匯集來自國內外十二位(組)藝術家,以多元創作方式,探討在科技繁盛且迅速發展的時代中,人類的意識應如何獲得解放等深刻問題。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於開幕式致詞表示,近年來,人工智慧(AI)已成為最熱門的科技話題之一,因此國美館今年的策展中,許多藝術家都選擇將AI技術作為其創作的基礎。參展的藝術家們運用AI去問AI,像是「AI有沒有靈魂?AI的靈魂在哪裡?」這樣的提問,企圖為我們找到一些對話的空間與不一定相同的答案,這種自由與不確定性,在藝術領域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本質。

李靜慧也呼籲大眾積極參與這場關於AI與未來的對話,如何儘早參與其中,讓彼此的聲音被聽見,將是展覽所帶來的重要啟示。李靜慧說,「在奔向未來的過程,我們透過藝術家來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歷史、不要忘記當下,讓我們一起形塑未來。」

國美館長陳貺怡指出,今年2024國際科技藝術大展,邀請來自日本、韓國、美國、荷蘭、哥斯大黎加及臺灣,共十二位(組)藝術家團體,深入發掘臺灣科技藝術的豐厚成果與潛力。陳貺怡說,「科技藝術總是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但當觀眾實際走入展場,便能感受到作品其實很人性、很自然,而且很生活,並且適合各個年齡層來體驗。」陳館長提到,今天在展場內,許多小朋友與作品互動地很開心,顯示出科技藝術在呈現創新的同時,也能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無論大人或小孩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國美館說明,此次展覽作品涵蓋生物科技、林業變革、歷史記憶與人工智慧等多元面向,深入探討人類與科技、土地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特別是其中有五組作品與人工智慧密切相關,反映當前AI浪潮對科技生活與技術時代的顯著影響。此外,展覽特別呈現了四組全新的作品,包括國外藝術團隊ARK針對本次展場現地製作的一組委託製作外,也邀集了三組臺灣藝術家帶來對環境與科技共生的深入思考的全新創作,包括吳其育、邱杰森&莫珊嵐,以及今年代表國美館與林茲電子藝術節共製計畫的新興藝術家組合「陽春麵研究舍」等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