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交通局年終秀建設成果 打造以人為本便捷安全交通環境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4/12/08

▲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副局長熊萬銀率團隊秀出今年施政成果,並發表臺南未來2年的交通發展計畫。(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政府交通局今年以「人本交通 便捷臺南」為核心推動「城鄉共榮 暢行臺南」交通施政主軸,在人本交通、公共運輸、低碳永續、智慧管理、基礎重大交通建設等方面均有相當成效,交通局長王銘德、副局長熊萬銀除率團隊秀出今年施政成果,也發表臺南未來2年的交通發展計畫,將進一步打造友善交通環境、以科技領航帶動城市未來節奏、便捷連結區域的捷運路網。

交通王銘德表示,小黃公車是最暖心的交通接駁政策,從108年起迄今推出5期小黃公車共42條路線,遍及27個行政區,今年更達成溪北地區區區有小黃公車目標,累計服務超過23萬人次,且做法更人性也更有彈性,包括首創預約站牌、結合醫療服務據點、整合公車動態APP,滿意度高達90%以上,並成立全國首家純小客車市區汽車客運業及引進首輛純電動小黃公車服務,讓偏遠地區的公共運輸更全面。

王銘德局長說,配合行政院公共運輸通勤月票政策,臺南市與高雄市、屏東縣聯手推出南高屏月票及同步推出臺南月票,臺南TPASS卡片已銷售1.2萬張,大臺南公車299方案、399+台鐵方案、南高屏999方案三大方案共銷售302606份,落實交通平權,提高公共運輸使用率;同時也啟動市區公車路網重整計畫,依都會公車、生活公車、厝邊公車分級規劃路網,統聯、巨業二家新客運業者也投入大臺南公車服務行列,提供優質便捷公車服務。

王銘德指出,發展綠色運輸是當前主流,南市公共自行車YouBike 2.0今年提前達成500站設站目標,逾586萬使用人次,站點遍布全市34個行政區,4500輛,500輛YouBike 2.0E電輔車已全數投入,正加速擴增第二階段YouBike 2.0站點125站,擴大服務量能;為鼓勵市民使用電動車減少行動汙染源,打造亮麗晴空,交通局也爭取前瞻計畫補助將於年底在37個行政區公有停車場設置超過1000格的充電停車格位,在車程20分鐘內均有充電站,消除里程焦慮。

另外,智慧路邊停車服務管理系統5年來建置4000席智慧停車柱、埋設9000個地磁,是全台最大的智慧停車管理規模,13000席的智慧停格的即時使用資訊均可透過台南好停APP提供查詢,減少找尋停車位時間,今年再次榮獲金擘獎政府團隊獎「優等獎」及「創新獎」,該案民間機構宏碁智通亦獲得民間團隊獎「優等獎」等3項殊榮,民眾滿意度達90%以上。

大臺南智慧交通中心於108年啟用,是南市交通指揮監控管理的大腦,導入AI辨識智慧號誌,歷時5年完成舊城區、大灣交流道、永康交流道、南科與安定交流道市道178線、永康交流道、仁德交流道間的主要聯絡道路的動態號誌系統,累計196處智慧管控路口,減少整體路廊10%旅行時間,114年將再完成永安路北外環、裕農路至太子路運走廊,改善交流道與聯絡道路交通壅塞。

王銘德表示,市長偉哲重視市民交通安全環境的提升,每月主持道安會報,今年道安團隊共計完成學校周邊路口行人專用時相50處、早開時相150處、標線型人行道15處、綠底行穿線10處、增加行人庇護島21處、退縮行穿線13處,同時也打造一處交通公園,從遊戲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在基礎重大交通建設方面,和順轉運站預計於今年底完工啟用,成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亞太棒球村重要的轉運中心;13座前瞻立體停車場有3座已啟用,其餘10座停車場也依期程興建,東區青路立體停車場、文化中心立體停車場均已申報完工,預計明年第一季啟用營運,能有效緩解地方停車需求;為改善新營交流道匝道交通壅塞問題,交通局增設北上右轉高架出口匝道,跨越長榮/復興路口銜接復興路的立體交叉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經高速公路增設及改善交流道審議委員會審議有條件通過,完成後可大幅提升新營地區交通效率。

王銘德強調,南市未來2年的交通發展施政計畫,先進運輸系統捷運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礎建設,市長黃偉哲將府城、沙崙、南科等三大發展核心一併納入6條捷運優先路網規劃內,第一期藍線、藍延線、紅線、深綠線、綠線及黃線按部就班的展開規劃作業,進度最快的第一期藍線以115年動工為目標,施工期預計6年,南市首條捷運可望在121年營運通車;第一期藍線延伸線(114年可研核定、115年綜規案核定)、深綠線(114年可研案提報中央審議)、紅線(113年可研案提報中央審議)、綠線(113年可研案修正作業)持續推動,爭取中央核定,進入設計階段,未來以捷運及台鐵等軌道運輸為骨幹,市區客運、小黃公車及公共自行車為輔,形成優質便捷的公共運輸系統。

另外,市府自建的和順、永康及安億轉運站預計113至116年完工啟用,與民間合作的平實轉運站BOT案將於116年完工,提供完善候車設施;8座前瞻立體停車場也將於2至3年內陸續完工啟用,再增加1526席小客車、1574席機車停車空間,並引進民間業者合作開發多目標使用的立體停車場,透過民間資金與創新巧思規劃符合在地需求多目標商業服務,賦予土地更多元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