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 高雄登場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昨(十二)日由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陪同,出席國家公園署墾管處於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行的「一一四年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系列活動」開幕儀式。董次長表示,內政部積極推動國家公園淨零排放策略,珊瑚礁是海洋固碳密度最高的物種,保育珊瑚礁對落實二○五○年國家淨零轉型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廣正確的海洋保育觀念,國家公園署每年在珊瑚產卵季(四月至五月間)辦理保育系列活動,今年首度擴展至高雄地區,於今、明兩天在高雄總圖辦理系列活動如海洋市集、海洋沙龍、科普講座,及展期至五月十一日的「海陸空大進擊」特展,希望讓更多國人瞭解海洋生態、環境永續及淨零碳排的重要性,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護海洋行動。
董建宏指出,墾丁國家公園為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墾丁受惠於地理位置與黑潮流經,孕育出豐富的生物資源,尤其珊瑚礁生態系更吸引眾多國內外潛水愛好者慕名而來。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的重要基石,不僅提供生物棲息環境,也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為守護墾丁珍貴海域資源,墾管處長期投入珊瑚礁監測、淨海淨灘及永續海洋資源守護的推廣工作,並與在地社區夥伴攜手合作,讓保育行動能夠持續深化與擴展。
董次長說明,去年八月墾管處成功促成綠蠵龜上岸產卵,儘管孵化時遭逢山陀兒颱風影響,小海龜最終仍於十月順利孵化,期間也與社區夥伴共同護龜巡守,使小海龜回歸大海。在去年陸蟹繁殖季節(每年農曆六至十月),墾管處於台廿六線執行晚間護蟹交管工作,有效降低抱卵母蟹釋幼過程遭遇路殺的風險。在淨海及淨灘方面,墾管處去年分別清除海底二一五三公斤及岸際一千八百公斤海洋廢棄物,皆為社區夥伴及潛水志工通力合作下的豐碩成果。
昨日出席貴賓還有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施義哲、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溫志宏等共同參與。
董建宏指出,墾丁國家公園為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墾丁受惠於地理位置與黑潮流經,孕育出豐富的生物資源,尤其珊瑚礁生態系更吸引眾多國內外潛水愛好者慕名而來。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的重要基石,不僅提供生物棲息環境,也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為守護墾丁珍貴海域資源,墾管處長期投入珊瑚礁監測、淨海淨灘及永續海洋資源守護的推廣工作,並與在地社區夥伴攜手合作,讓保育行動能夠持續深化與擴展。
董次長說明,去年八月墾管處成功促成綠蠵龜上岸產卵,儘管孵化時遭逢山陀兒颱風影響,小海龜最終仍於十月順利孵化,期間也與社區夥伴共同護龜巡守,使小海龜回歸大海。在去年陸蟹繁殖季節(每年農曆六至十月),墾管處於台廿六線執行晚間護蟹交管工作,有效降低抱卵母蟹釋幼過程遭遇路殺的風險。在淨海及淨灘方面,墾管處去年分別清除海底二一五三公斤及岸際一千八百公斤海洋廢棄物,皆為社區夥伴及潛水志工通力合作下的豐碩成果。
昨日出席貴賓還有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施義哲、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溫志宏等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