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專車七月上路!民代為六月前生產的產婦要說法?中市府七月前生產無法補助

台中市議會今(21)日進行民政業務質詢,民進黨市議員黃守達、王立任、張玉嬿指出(如圖),好孕專車被盧市長列為三大福利新政之一,但檢視政策內容,卻發現市府重視程度不足,不只拖到今年七月才要推動,在此之前生產的孕媽咪竟然看得到吃不到,政策銜接過程問題重重,起步混亂,實在是為德不卒,要求市府在上路前重新檢討,並做好後續乘車配套的規劃。
黃守達詢問,根據「臺中市孕婦乘車補助實施計畫」,其補助範圍包括產檢、產後回診及嬰兒預防保健醫療之交通,也就是說不只補助產檢,更補助到產後六個月。那今年七月前就生產、同樣也有產後回診、嬰兒就醫需求的產婦到底能不能拿到補助?
張玉嬿指出,市府「好孕專車」補助採每月分次發放、當月未用即失效,卻未考量孕婦在不同孕期的交通需求差異,導致補助使用不易、資源浪費。要求制度應更具彈性,例如延長使用期限或可累積趟次,讓補助真正符合實際需求、發揮效果。
社會局長廖靜芝回覆,好孕專車當時設計的概念就是讓懷孕的準媽咪有乘車安全,即七月政策上路後的孕婦即可申請,結合台中通APP發放計程車乘車金。設籍臺中市本國籍孕婦及配偶設籍臺中市之非本國籍孕婦,自孕期起至預產期後6個月,補助30趟次,每趟上限200元,最高6,000元乘車補助,預計將有1萬1,200名孕媽咪受惠。
廖靜芝說,七月前生產的產婦無法使用此補助。
黃守達詢問,根據「臺中市孕婦乘車補助實施計畫」,其補助範圍包括產檢、產後回診及嬰兒預防保健醫療之交通,也就是說不只補助產檢,更補助到產後六個月。那今年七月前就生產、同樣也有產後回診、嬰兒就醫需求的產婦到底能不能拿到補助?
張玉嬿指出,市府「好孕專車」補助採每月分次發放、當月未用即失效,卻未考量孕婦在不同孕期的交通需求差異,導致補助使用不易、資源浪費。要求制度應更具彈性,例如延長使用期限或可累積趟次,讓補助真正符合實際需求、發揮效果。
社會局長廖靜芝回覆,好孕專車當時設計的概念就是讓懷孕的準媽咪有乘車安全,即七月政策上路後的孕婦即可申請,結合台中通APP發放計程車乘車金。設籍臺中市本國籍孕婦及配偶設籍臺中市之非本國籍孕婦,自孕期起至預產期後6個月,補助30趟次,每趟上限200元,最高6,000元乘車補助,預計將有1萬1,200名孕媽咪受惠。
廖靜芝說,七月前生產的產婦無法使用此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