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大生物與食品科技系致力研發 蟲新塑造創業團隊榮獲綠創構想組第一名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4/06/17

▲南臺科大生物與食品科技系致力研發,蟲新塑造創業團隊榮獲綠創構想組第一名。(記者李嘉祥攝)
南臺科技大學生物與食品科技系黃大維主任指導的創業團隊蟲新塑造,由該校研究發展暨產學合作處協助創業輔導該系碩士班學生林韋成、簡岑澔與黃亭毓組成,於2024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綠能轉換永續未來創新產業競賽」中榮獲綠創構想組第一名,副市長葉澤山頒獎表揚。

「2024綠能轉換永續未來-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為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及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辦公室於國科會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辦理的綠色科技與AI智能領域的競賽,期培育對綠能科技、低碳永續發展有興趣的學生、市民及企業團隊,透過創意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推動節能、減碳及環境保護,吸引來自全臺學生、好手及企業團隊參與,計有116組隊伍報名,參賽主題圍繞綠能及節能技術、AI智能、永續環境三大主題,以設計出有助於綠能科技與低碳永續的創新方案,參賽團隊透過作品展示爭奪最高榮譽。

南臺科大表示,台灣經濟起飛期間為塑膠製品生產出口國,創造出輝煌經濟,現今面對日漸嚴重的塑膠污染及氾濫,其中EPS聚苯乙烯包裝製品使用後造成白色污染,極待提出解決方法在於避免其燃燒時放出苯乙烯氣體污染危害環境,同時部分塑膠製品經政府公告禁止使用,其生產工廠被淘汰,導致過往製造留下的塑膠之遺留難題,其中就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PLA),其外觀與一般塑膠相似,造成區別篩選之回收難題,且在工業環境才能分解。

南臺科大生科系黃大維主任指出,蟲新塑造團隊研究大麥蟲,透過核心養殖技術、生物特性及產品生產整合成完整的商業模式,奪冠方案「研究大麥蟲降解塑膠的技術」對於其蟲體研究產生的應用於大麥蟲飼養及其吞食後生物轉化模式加速化減塑過程,利用蟲蟲創造商業價值,使商業價值最大化,進而蟲新塑造,產業創新於農產領域加工產品開發,成本及能耗皆降低,且避免過度消耗而引起的環境問題,是可持續且環保的資源循環再利用,也並滿足市場對寵物食品高蛋白、高營養價值的食品的需求。

黃大維主任說,未來該團隊將持續將所學與研究轉換為實務技術,發掘更多優秀的綠能科技應用方案,加速於智慧科技和綠能轉型方面的進程,為台灣的永續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後續也將申請進駐新創基地,取得商品開發、專家輔導、廠商媒合及申請南臺科大研產處及臺南市政府資源等多元協助,為校園的永續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期許團隊以更前瞻的姿態,擁抱綠色科技的美好未來。

南臺科大校長周德光強調,該校自98年起營造親產學環境以來,透過學產一貫學程訓練出企業即時可用的人才,為促成學生就業與創業的發展機會,並建構「創意-創新-創業」三創學習風氣,辦理三創競賽長達16年,長期將三創教育列為校務發展重點,以「創業大學」為發展目標,此次團隊獲選為「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綠創構想組第一名,是為校園創業精神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