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中心推工艺入校 陪伴学子让夏日校园很工艺

▲工艺中心邀工艺老师至云林县久安国小,引领孩子们学习羊毛针毡技法,戳出自己专属的羊毛毡疗愈小物,落实生活工艺。(图∶工艺中心提供)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为促进工艺文化平权,推动工艺教育校园扎根,陆续在本岛北、中、南、东以及离岛区域三十所学校展开《工艺入校。艺创教案》课程,以工艺手作陪伴学子FUN璁假,多元有趣的工艺主题课程,让夏日的校园很工艺,也让学子在璁假期间开心探索工艺的美好!工艺中心主任陈殿礼指出《工艺入校。艺创教案》课程主要在推动工艺文化的扎根与传承,将丰富多元的工艺知识带入校园,让学生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发挥创意,体验工艺手作的美好,提升工艺美学素养与激发创造力。
位於新北市的瑞芳高工是兼具优秀传统及现代化技术型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透过工艺师廖伟淇以「金光乍现-金工巧艺当代首饰设计及餐具设计制作」为题入校教学,带领年轻学子认识当代金工之美,启发学子设计美感新视野,并亲手敲出独一无二的金工手作物件;云林县斗六市边陲地带的久安国小,则是一所乡间迷你小学,该校积极与外界跨域合作争取学习资源,为学生开办多元丰富的璁期育乐营,邀请工艺师潘琼慧及林俞孜入校,以「针戳出绿意-羊毛毡针毡课程」引领孩子们透过五感体验工艺,学习羊毛针毡技法,戳出自己专属的羊毛毡疗愈小物,用心观察自我生活熟悉的物件,融入课程设计,动手做出一件件属於自我风格的工艺品,落实生活工艺。
台南市的竹桥国中则推动「照亮偏乡竹梦踏实」课程,由工艺师庄铭宪及王琮雅指导学生进行花灯创作,竹桥国中为台南市的偏乡学校,在校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申请本计画,让偏远的学子们也有机会在璁假期间拓展多元学习新视野,透过体验花灯制作工序与实作,进行生涯试探,探索自我学习兴趣与专长,并思考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花莲县稻香国小以「微物日常。木作小器」为主题,以营队方式引领稻香小学童们化身为小小木工,由在地工艺师胡诺宝老师入校指导木工手作课程,从认识树木、木材到基础木工技法介绍,再带领学童实际运用双手练习木工工法,锯、切、钻、磨木块,制作简易而饶富生活趣味的竹蜻蜓、随身筷子和竹风铃等创作。
工艺中心表示,积极推动跨界与教育系统连结合作,期待透过社会各界分工与工艺中心的合作,共创符合各校特色需求的工艺教案,开启学生们多元学习的新体验。
位於新北市的瑞芳高工是兼具优秀传统及现代化技术型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透过工艺师廖伟淇以「金光乍现-金工巧艺当代首饰设计及餐具设计制作」为题入校教学,带领年轻学子认识当代金工之美,启发学子设计美感新视野,并亲手敲出独一无二的金工手作物件;云林县斗六市边陲地带的久安国小,则是一所乡间迷你小学,该校积极与外界跨域合作争取学习资源,为学生开办多元丰富的璁期育乐营,邀请工艺师潘琼慧及林俞孜入校,以「针戳出绿意-羊毛毡针毡课程」引领孩子们透过五感体验工艺,学习羊毛针毡技法,戳出自己专属的羊毛毡疗愈小物,用心观察自我生活熟悉的物件,融入课程设计,动手做出一件件属於自我风格的工艺品,落实生活工艺。
台南市的竹桥国中则推动「照亮偏乡竹梦踏实」课程,由工艺师庄铭宪及王琮雅指导学生进行花灯创作,竹桥国中为台南市的偏乡学校,在校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申请本计画,让偏远的学子们也有机会在璁假期间拓展多元学习新视野,透过体验花灯制作工序与实作,进行生涯试探,探索自我学习兴趣与专长,并思考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花莲县稻香国小以「微物日常。木作小器」为主题,以营队方式引领稻香小学童们化身为小小木工,由在地工艺师胡诺宝老师入校指导木工手作课程,从认识树木、木材到基础木工技法介绍,再带领学童实际运用双手练习木工工法,锯、切、钻、磨木块,制作简易而饶富生活趣味的竹蜻蜓、随身筷子和竹风铃等创作。
工艺中心表示,积极推动跨界与教育系统连结合作,期待透过社会各界分工与工艺中心的合作,共创符合各校特色需求的工艺教案,开启学生们多元学习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