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渔业科学研究合作__探索灰鲭鲛行为特徵与体温调节机制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4/12/24

▲灰鲭鲛配置生物纪录器。(图∶水试所提供)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与日本综合大学及高雄科技大学携手合作,运用生物纪录科学技术,解析重要经济性鲨鱼-灰鲭鲛之行为特徵与体温调节机制,探讨西北太平灰鲭鲛对於其栖息分布及栖所偏好。

研究结果显示灰鲭鲛广泛栖息於西北太平洋(涵盖东海及南海),偏好表水温14-31℃海域,白天与夜晚皆拥有连续性上下垂直移动模式,但白天垂直移动较夜间广泛,水深由表层至300公尺水层,来回穿梭温跃层海域,夜晚则偏好栖息在100公尺-200公尺水层(图3);体温与环境水温差异可达14℃,显示灰鲭鲛虽为变温鱼类之一种,体温受身处的水温影响,但拥有发达的肌肉,对於体温的维持度很高,甚至可以下潜到1,000公尺的水层,水温仅有4-5℃,且每次深潜数百公尺後,体温都只是轻微下跌,平均下降2-4℃,远比环境水温低。

水试所表示灰鲭鲛为台湾沿近海渔业中鲨鱼延绳钓及流刺网渔业主要渔获对象之一,但目前於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全球濒危(EN)的等级,因此对於该物种的保护、重建和资源评估是刻不容缓之重要课题,且应更其了解移动行为和栖地偏好。由於大洋性洄游鱼类分布范围广泛且相关移动行为资讯不易取得,因此确定栖地偏好及移动行为特徵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随著电子式纪录器的发展,并已发展到适合结附於许多不同型态的物种,记录移动位置及栖息深度与温度等精细时间序列讯息,进一步可解析大洋性鱼类之生活史特徵。

水试所指出,此研究为全球首此针对灰鲭鲛进行生物纪录科学研究,本项研究系由日本学术振兴会及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经费支持,达成此项跨国渔业科学研究案。研究成果除投稿国际学术期刊提高我国研究见度之外,并将提交2025年1月北太平洋鲔类国际科学委员会(ISC)与鲨鱼工作小组(Shark Working Group, SHARKWG)科学会议,提供灰鲭鲛渔业资源评估模式所需之重要参数,补足模式建构长期欠缺之生态资讯,并藉由参与各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egional Fisher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RFMO),与北太平洋各国共同保育鲨鱼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