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毒增2重症 今年最小个案 出生4天男婴
国内新增二例肠病毒感染并发重症病例,分别为北部出生四天的男婴感染伊科病毒11型并发重症及南部十多岁男童感染肠病毒D68型并发重症。男婴为今年重症年纪最小个案。
依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第五十二周门急诊就诊计一万四四三四人次,较前一周(一万六一三七人次)下降一○·六%,疫情呈下降趋势,惟仍处流行期;近四周实验室监测显示肠病毒以克沙奇A16型为多,其次为克沙奇A6型及肠病毒D68型,社区仍持续具其他肠病毒型别活动。今年累计十例肠病毒感染并发重症确定病例,分别感染克沙奇A2型三例、克沙奇A10型二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11型及肠病毒D68型各一例,其中年龄未满一岁幼童计七例,吁请民众留意孩童肠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表示,新增病例中北部出生四天的男婴,於去(二○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现新生儿黄疸、发烧、发绀及血氧下降情形,经检验发现白血球及血小板偏低,肝指数升高,疑似肠病毒并发脑膜炎,随即收治新生儿中重度病房并通报,住院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变,转收治儿童加护病房,检验後确认为感染伊科病毒11型并发重症,研判为肠病毒感染後并发肝炎、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异常等重症,经治疗病况稳定,在十二月下旬已出院,总计住院十天。疫调发现,双亲在婴儿出生前的一至三天有发烧症状,推估可能是产妇在周产期感染而导致新生儿感染。
另,南部的十多岁男童於去年十二月五日出现发烧、咳嗽及流鼻水等症状就医,一开始以为是一般感冒,十二月十一日出现颈部肌肉疼痛、右手无力症状,十二月十四日再度就医,经磁振造影发现颈椎有脊髓炎并收治住院,经通报检验确认为感染肠病毒D68型并发重症,个案已於十二月下旬出院,共住院二周。
疾管署提醒,肠病毒D68型症状以发烧、流鼻水、咳嗽为主,与典型肠病毒常见的症状较为不同,少数病患可能会发生肺炎、脑炎、肢体麻痹等并发症,目前尚无疫苗或药物可供预防及治疗,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为做好手部卫生与咳嗽礼节、减少出入拥挤的公共场所、落实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降低肠病毒传播风险。
适逢年末,跨年、聚餐等亲友欢聚活动增加,提醒民众持续落实肥皂勤洗手并维持良好卫生习惯,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依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第五十二周门急诊就诊计一万四四三四人次,较前一周(一万六一三七人次)下降一○·六%,疫情呈下降趋势,惟仍处流行期;近四周实验室监测显示肠病毒以克沙奇A16型为多,其次为克沙奇A6型及肠病毒D68型,社区仍持续具其他肠病毒型别活动。今年累计十例肠病毒感染并发重症确定病例,分别感染克沙奇A2型三例、克沙奇A10型二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11型及肠病毒D68型各一例,其中年龄未满一岁幼童计七例,吁请民众留意孩童肠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表示,新增病例中北部出生四天的男婴,於去(二○二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现新生儿黄疸、发烧、发绀及血氧下降情形,经检验发现白血球及血小板偏低,肝指数升高,疑似肠病毒并发脑膜炎,随即收治新生儿中重度病房并通报,住院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变,转收治儿童加护病房,检验後确认为感染伊科病毒11型并发重症,研判为肠病毒感染後并发肝炎、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异常等重症,经治疗病况稳定,在十二月下旬已出院,总计住院十天。疫调发现,双亲在婴儿出生前的一至三天有发烧症状,推估可能是产妇在周产期感染而导致新生儿感染。
另,南部的十多岁男童於去年十二月五日出现发烧、咳嗽及流鼻水等症状就医,一开始以为是一般感冒,十二月十一日出现颈部肌肉疼痛、右手无力症状,十二月十四日再度就医,经磁振造影发现颈椎有脊髓炎并收治住院,经通报检验确认为感染肠病毒D68型并发重症,个案已於十二月下旬出院,共住院二周。
疾管署提醒,肠病毒D68型症状以发烧、流鼻水、咳嗽为主,与典型肠病毒常见的症状较为不同,少数病患可能会发生肺炎、脑炎、肢体麻痹等并发症,目前尚无疫苗或药物可供预防及治疗,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为做好手部卫生与咳嗽礼节、减少出入拥挤的公共场所、落实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降低肠病毒传播风险。
适逢年末,跨年、聚餐等亲友欢聚活动增加,提醒民众持续落实肥皂勤洗手并维持良好卫生习惯,降低疾病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