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災害防救量能全面升級 精進創新防災思維打造韌性宜居家園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5/01/02

▲南市府持續精進創新防災思維,災害防救量能全面升級,打造韌性宜居家園。(記者李嘉祥攝)
迎接新年來臨,臺南市政府號召各局處及37區公所召開「113年災害防救業務年終檢討會議」,回顧去年4月花蓮7.2級地震、4至5月豪雨、7月凱米颱風、8月豪雨、9月山陀兒颱風及10月康芮颱風等多場重大災害,市府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次數達10次,總開設時間465小時,儘管挑戰重重,但市府團隊在危機中不斷磨練,從災害中學習精進,創新災防考推動在地化防災新模式,攜手推動區級地區防災計畫,社區自主防災韌性全國領先,年度演習首創水旱災與燈會三合一外加震災實兵演練,打造抗災力強、復原力佳的韌性城市,讓臺南成為市民安心安全家園。

市長黃偉哲表示,防災工作是保障市民生活安全的基石,市府長期培養社區自主防災能力,使防災觀念向下扎根,災害防救深耕計畫連續12年榮獲中央評鑑「特優」,113年為「強韌台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第一年,南市延續深耕計畫成果持續擴大推動強韌台灣計畫,績效管考榮獲「績優縣市」;另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連續8年獲經濟部水利署「績優縣市政府」肯定,累計共建立57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歸仁區七甲里創新防災模式去年並榮獲內政部消防署「韌性社區評鑑計畫」全國第一,連續2年獲得全國特優殊榮。

市府於其他類型防災社區建設也有顯著成果,包括設立16處土石流自主防災社區,其中2里獲農委會銀質認證、8里獲銅質認證;設立10處韌性社區,其中4處獲得2星標章、4處獲1星標章,另也輔導超過1805名市民取得「社區防災士資格」,其中7人榮獲內政部評定為績優防災士,展現基層防災深耕成果。

秘書長兼災防辦主任方進呈指出,市府每年汛期前都會對各區公所進行跨局處聯合災防考核,檢視基層防災能力並鼓勵創新作為;去年新營區公所結合多元主題活動與科技應用,吸引超過5.5萬人參與防災宣導,並增設防災科技設施,榮獲甲組特優;白河區公所著重更新潛勢溪流警示標誌及設置淹水感測器等土石流防災計畫創新,榮獲乙組特優;大內區公所透過手繪宣導用品、防水擋板拆裝教學及短影音創作等,將防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獲得丙組特優。

消防局長暨災防辦副主任李明峰說,去年適逢臺南建城400年及臺灣燈會在臺南舉行,市府2月率先全國舉辦年度災害應變演習,首創結合水災、旱災與燈會緊急應變的「三合一」演習,動員政府、民間與國軍協作,驗證臺南市防災體系完整性;為強化應變能力及國際救災整合能力,5月25日再於東區臺南榮譽國民之家舊址舉行震災應變實兵演練,利用部分破壞的建築模擬震災場景進行36小時不間斷搜救演練,全面驗證特搜隊韌性與實戰能力,為大型活動的公共安全及強化災防應變能力樹立新標竿。

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秘書王雅禾參議強調,去年颱風、豪雨、地震等自然災害對南市基礎設施帶來相當程度損害,災後復建工程超過400件,因災準金於7月凱米颱風用盡,市府8月先向中央申請復建經費,單次總額高達近14億元,後因山陀兒颱風和康芮颱風的接連侵襲,再向中央提報復建工程補助,累計市長黃偉哲上任6年投入約63億元災害經費,辦理超過1100件災後復建工程,另也領先全國首創唯一由災防辦擔任「災準金單一專責窗口」,持續落實災準金全生命週期管控、成立施工品質抽查小組、防汛抽查小組等三創新機制。

市長黃偉哲也邀集轄內中央、地方與民間防救災編組單位核定「臺南市37區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王雅禾參議表示,每個計畫修訂均依據「113年至117年災害防救基本計畫」中的「針對多元族群以多元管道宣導防災觀念」、「推廣防災士認證」、「高溫應變措施」及「防災志工依專長分組」等對策納入增修,配合中央政策強化各區災害防救量能,推動災防工作跨域治理;每年國家防災日並攜手中央舉辦特色活動,去年度以921震災25周年與莫拉克颱風15周年為主題舉辦攝影比賽,藉由防災作為的影像記錄喚起民眾防災意識。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去年12月26日辦理全社會防衛韌性桌上推演,「高強度灰色地帶行動」、「瀕臨衝突狀態」2個情境,以維持國人的日常生活、確保社會的正常運作為首要核心目標,南市為全國首個配合參與的地方政府,整合19個中央部會與南市16個局處,驗證政府各單位面對極端情境的應對準備,展現橫向與縱向資源整合的高度協調性;全程推演完全隔絕通訊設備,模擬斷訊或資通受阻的緊急狀態,進一步考驗現場的協調與決策能力;另也配合中央宣示114年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開始規劃相關演習事宜,預計3月配合中央主軸進行小規模、無劇本演練,再於6月銜接漢光進行前導演練,逐步驗證民防與災防體系的應變能力,展現全社會共同打造強韌台灣的決心。

黃偉哲市長強調,防災工作沒有終點,唯有持續進步才能應對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市府團隊在逆境中穩健應對,不斷總結經驗,讓市民能安居樂業,未來會持續推動減災整備、深化社區抗災韌性、以更創新與嚴謹態度全面提升災害應變能力,為市民打造宜居、安全的永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