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鳴不絕 太魯閣國家公園莫氏樹蛙譜冬季戀歌
蛙鳴並非夏季才有的專利,目前時值莫氏樹蛙的繁殖季節,漫步於太魯閣臺地時不妨放慢腳步,細心聆聽與觀察,或許會聽見此起彼落的「呱啊~呱啊啊啊~」鳴叫聲不絕於耳,彷彿是季節更迭的音符,巧妙地融入大自然的樂章,正鳴奏一場冬季戀歌。
莫氏樹蛙是臺灣特有種蛙類,也是分布最廣、在淺山地區最常見的樹蛙。冬季是臺灣東部花蓮地區莫氏樹蛙的繁殖季節,可在潮濕的水域周邊聽見牠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若運氣好,還能見到白色成團的卵泡與水中的蝌蚪群,甚至是那抹翠綠的小巧身影。在繁殖高峰期,還可觀察到不同蛙類物種間誤抱的趣味情景。
兩棲爬蟲類是外溫動物,體溫會隨著外界環境變化,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因此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曾補助國立東華大學溫華霞進行莫氏樹蛙生殖生態學研究,研究發現,雌蛙體型越大,產下的卵泡體積越大,但卵粒數和卵徑大小與體型無顯著相關。部分雄蛙對特定繁殖地表現出忠誠,會多次回到該區域或持續逗留。
另蔡雯嘉執行太魯閣園區不同海拔莫氏樹蛙族群生活史比較,發現繁殖期也存在差異。低海拔地區以秋、冬、春季為主;中海拔地區全年皆可繁殖;高海拔地區則以夏季為主。溫度和濕度分別影響莫氏樹蛙是否進行繁殖活動以及繁殖活動的強度。
太管處近二年委請東華大學兩棲爬蟲研究團隊持續監測兩棲爬蟲類,同仁亦觀察地震前後的變化。震災後,部分溝渠區淺水域一度被土石掩埋,經清理和環境復育後,水草逐漸生長,蛙類也重現蹤跡,顯示棲地恢復後,生機隨之重現。
這個季節的每一聲蛙鳴戀歌,都象徵大自然孕育的希望與力量,代表了多樣性的生命物種都仍在太魯閣持續蔓延。
莫氏樹蛙是臺灣特有種蛙類,也是分布最廣、在淺山地區最常見的樹蛙。冬季是臺灣東部花蓮地區莫氏樹蛙的繁殖季節,可在潮濕的水域周邊聽見牠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若運氣好,還能見到白色成團的卵泡與水中的蝌蚪群,甚至是那抹翠綠的小巧身影。在繁殖高峰期,還可觀察到不同蛙類物種間誤抱的趣味情景。
兩棲爬蟲類是外溫動物,體溫會隨著外界環境變化,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因此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曾補助國立東華大學溫華霞進行莫氏樹蛙生殖生態學研究,研究發現,雌蛙體型越大,產下的卵泡體積越大,但卵粒數和卵徑大小與體型無顯著相關。部分雄蛙對特定繁殖地表現出忠誠,會多次回到該區域或持續逗留。
另蔡雯嘉執行太魯閣園區不同海拔莫氏樹蛙族群生活史比較,發現繁殖期也存在差異。低海拔地區以秋、冬、春季為主;中海拔地區全年皆可繁殖;高海拔地區則以夏季為主。溫度和濕度分別影響莫氏樹蛙是否進行繁殖活動以及繁殖活動的強度。
太管處近二年委請東華大學兩棲爬蟲研究團隊持續監測兩棲爬蟲類,同仁亦觀察地震前後的變化。震災後,部分溝渠區淺水域一度被土石掩埋,經清理和環境復育後,水草逐漸生長,蛙類也重現蹤跡,顯示棲地恢復後,生機隨之重現。
這個季節的每一聲蛙鳴戀歌,都象徵大自然孕育的希望與力量,代表了多樣性的生命物種都仍在太魯閣持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