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或癌症都能引起血尿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25/01/20

所謂血尿是指尿液含有血液,正常尿液應該是清澈或淺黃色,但當尿液中混入紅血球時,尿的顏色會變成粉紅色、紅色、棕色及磚紅色。國泰醫院泌尿科醫師董世祥表示,其實血尿分為兩類型,顯性血尿及顯微血尿,顯性血尿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尿液顏色變化,顯微血尿肉眼看不到,需要通過尿液鏡檢才能發現。

董醫師指出,血尿原因有多種可能,從輕微感染到腎病或癌症,這些病症都可能引起血尿。舉例來說,比如泌尿道尿道感染,這是血尿常見原因之一,感染引起尿道、膀胱及腎臟炎症,導致尿液中混入紅血球,這類感染常見症狀還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及小腹疼痛。

董世祥醫師進一步指出,其次,還有泌尿系統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及膀胱結石在尿路中移動時,可能會刺激或損傷尿道內壁黏膜造成出血,除了血尿之外,患者可能還會感到劇烈腰部或下腹部疼痛。此外,腎病包括腎小管間質病、腎炎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腎臟正常功能,致紅血球進入尿液形成血尿。

尿路及腎臟外傷,比如跌倒或車禍造成損傷,這些情況也可能引起血尿。男性攝護腺炎或攝護腺增生也可能是血尿原因,可能伴隨尿急、尿頻、夜尿及尿流變弱等症狀。

尿路腫瘤雖不是常見原因卻最不可被忽視,尿道、膀胱、腎臟及攝護腺腫瘤都可能引發血尿,往往伴隨尿液血塊或反覆發生血尿。建議民眾發現血尿之後,應該及時就醫確定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