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县府会勘卑南溪研拟友善环境 兼顾扬尘防治与小燕鸥繁殖共存
【记者郑沾诚/台东报导】 2025/02/06

二级保育鸟类小燕鸥每年五至八月期间,会从南半球飞来台湾繁殖栖息,其中,台东卑南溪出海口是主要繁殖栖地之一,同时也是河川扬尘主要区域,为在扬尘防治的同时兼顾小燕鸥的繁殖需求,台东县政府於日前邀请相关单位进行会勘(见图),共同研拟友善栖地的改善措施,期盼今年在卑南溪出海口能见到更多小燕鸥翱翔的身影。

台东县政府表示,卑南溪出海口不仅是小燕鸥的重要繁殖栖地,亦是扬尘治理的关键地区,过去透过水覆盖工法有效抑制扬尘,改善空气品质。然而,为保护小燕鸥的繁殖环境,於日前邀请经济部水利署第八河川分署、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第十海洋保育工作站、荒野保护协会台东分会、县府建设处、农业处及环保局等单位,至卑南溪出海口进行会勘,研拟小燕鸥繁殖栖地友善环境作为,仅在必要时进行水覆盖施作,避免对小燕鸥造成干扰,达到扬尘防制及保护生态共存之目标,让今年有更多小燕鸥来卑南溪出海口繁殖栖息。

台东县环保局长郭建成说出,经由荒野保护协会台东分会调查,小燕鸥在卑南溪出海口沙滩繁殖干扰因素有犬猫活动、人员或车辆闯入,造成骚扰或误踩,流浪犬苹偷蛋情形,进而影响小燕鸥繁殖栖息环境,故此次会勘主要针对小燕鸥繁殖栖息季节,加强出海口沙滩民众车辆进出管制及设置警示牌禁止饲养流浪动物等内容,并与相关单位研拟如何让民众活动及附近区域活泼好动的流浪犬,对小燕鸥干扰降到最低。

郭局长进一步表示,此外,卑南溪出海口虽为河川扬尘关键区域,不过,由於每年5至8月小燕鸥繁殖栖息期间,并不是扬尘好发季节,所以在那段时间,出海口区域非必要时,将不主动施作水覆盖工法,藉以兼顾小燕鸥繁殖需求。

环保局呼吁,扬尘防治与保育生态之间取得平衡,透过各单位的合作努力,期望卑南溪出海口能成为既能防治扬尘又友善小燕鸥繁殖的典范,进一步彰显台东在环境保护与生态共融上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