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馬鳴山五年千歲 元宵分享吃飯擔民俗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2025/02/06

▲一一四年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文化節大合照。(記者劉春生攝)
馬鳴山鎮安宮為臺灣重要王爺信仰中心,也是全臺及雲林縣內少數擁有兩項文化資產的廟宇,包含五年千歲吃飯擔以及五年千歲五年大科兩項民俗。雲林縣至一一三年底止,共計登錄十二項民俗文化資產,含五項國家級重要民俗(全臺灣共計二十四項重要民俗,含十八項漢民族民俗、六項原住民族民俗),其中包含由馬鳴山鎮安宮保存傳承的縣級五年千歲吃飯擔民俗及重要民俗五年千歲五年大科,足證五年千歲為雲嘉重要守護神的重要性。

五年千歲元宵平安遶境吃飯擔活動已有百餘年歷史,二零一四年登錄為雲林縣無形民俗文化資產,與「北天燈」、「南蜂炮」並列為臺灣三大元宵民俗廟會活動,今年二月十二日(三)將於東勢鄉月眉村盛大展開,特於二月五日於馬鳴山鎮安宮舉辦宣傳記者會!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吃飯擔」源自於清朝年間瘟疫橫行,於元宵節迎請五年千歲十二王爺出巡遶境五股十四庄,消除瘴癘,冀保安寧。村民感念神恩自發性準備「飯擔」,提供給陣頭和隨香隊伍食用。「吃飯擔」也是「吃平安」,在此呼籲全國鄉親們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吃平安」同時也做環保。歡迎全國民眾在元宵節當日,一同來雲林縣東勢鄉月眉村,體驗屬於雲林在地的年度元宵盛典!

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表示:吃飯擔活動由本縣褒忠鄉與東勢鄉內五股十四庄輪流於每年農曆元宵節舉辦,本項民俗由保存者及民間團體積極主動推廣、研究及保存,加上陣頭文化的傳承及延續,有效傳承五年千歲及吃飯擔信仰文化。

馬鳴山鎮安宮主任委員章金樹表示,今年吃飯擔將以【月擔月興】為主軸,盼透過主辦村月眉村以及五股十四庄、全國信眾的參與,讓吃飯擔的盛事圓圓滿滿,同時也將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文化承擔起來。

今年飯擔會場在東勢鄉月眉村月興宮旁田地,月眉村時隔十年輪值一次,村民總動員,現場備有羊肉湯、油飯、炒米粉、肉包、肉羹、鹹菜鴨等多樣陣頭菜,從上午十一點開始陸續有精彩的藝文表演、親子著色活動、五年千歲信仰展、吃飯擔戶外影展、扛飯擔體驗等活動,讓遊客親身體驗挑飯擔樂趣!吃飯擔現場萬人一起吃著古早味油飯、在地美食,一同分享喜悅,充滿雲林在地人情味,二月十二日歡迎自備餐具來「吃平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