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年ALOHA 中山大学携远哲科教助永续
【记者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2/10

呼应联合国大会宣布自二○二四年至二○三三年为「永续发展国际科学十年」,金蛇年开春,国立中山大学即携手远哲科学教育基金会高雄办公室,以「灵蛇献慧·一起蛇永续」为号召,举办为期五天的「二○二五远哲ALOHA!永续发展-科学与艺术探究冬令营暨STEAM跨域种子教师培训营」,运用课程讲授、户外踏查、实验实作、科普绘本教材导读及动静态艺术探究等多元方式,让国小、国中、高中、成人及种子教师以同质分组的混龄教学模式学习跨域主题,理解地球整体生态环境与万物的相连共生。(见图)

中山大学今(十)日说明,ALOHA是取自气胶(Aerosols)、陆地(Land)、海洋(Ocean)、人类(Human)、空气(Air)五个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并在此架构下,规划以议题为导向之跨域主题课程;「ALOHA」在夏威夷原住民语中所代表的仁慈友善、无私团结、同理共感、谦逊包容以及有耐心,更是促进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在特质。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兼远哲科学教育基金会高雄办公室主任王家蓁以「地球妈妈怎麽了?」破题,点出当前地球生态环境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也点出包括台湾特有种金丝蛇在内,许多生命物种正因为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或路杀等人为因素,面临地球六千万年来最严重的物种灭绝浩劫。

为响应蛇年,这次活动开幕式中融合科学与艺术,演出蛇年贺岁版之生态剧场-「电子云的冒险旅程」,由王家蓁、中山大学剧场艺术学系副教授何怡琏合作编剧、留日音乐家陈祺欣编曲,由王家蓁饰演现代女科学家、中山大学环工所所长陈威翔饰演有机化学之父凯库勒,演出古今科学家於梦境中跨时空相遇对谈,并再现凯库勒因梦见蛇而激发灵感发现苯环结构的知名科学小故事,更带领现场与会者互动跳分子舞,模拟微观世界下万物皆由分子组成并在不同频率下振动,同时引用特斯拉名言点出宇宙万物皆为能量,并以薛丁格波动力学之电子云概念,阐述地球万物一体共生的意象。

王家蓁表示,空气不仅为所有人类及其他生命物种共享,也可能是疾病传播的媒介,除了新冠肺炎主要是含有病毒的气胶透过空气传播,近来盛行的流感、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乃至诺罗病毒,实际上也可能由被感染者呼吸进含病原体的气胶而感染;这次活动特别规划由中山大学後医系教授柯翠玲介绍人类呼吸器官-肺脏运作的原理与实作、由义守大学医科系教授王瑜琦介绍包括细菌及病毒在内的微生物、再由王家蓁介绍致病性微生物透过气胶传播导致疾病的科学机制以及防范措施。

全球暖化急遽,极端气候愈来愈频繁,净零碳排也成为全球积极致力实践的共同目标,这次活动由中山大学海工系助理教授王右仁介绍全球暖化的科学原理与全球气候变迁现况,更邀请到国内唯一取得「欧洲生物炭验证(EBC certificate)」的生物炭领头产业-光泰环能团队,介绍负炭技术的发展现况并带学员们体验生物炭手作艺术。

此外,发展洁净能源也是联合国十七项永续发展目标之一,这次活动邀请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李志聪介绍电池的原理及水果电池实作,更邀请到两位师铎奖得主-宜兰县员山国中教师吴宏达和陈淑华,带领学员学习风能与氢能两种重要绿色能源。这次营队活动的其他所有课程,例如中山大学环工所教授陈威翔的净化水魔法,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研究员唐川禾与郭富雯带来的人类世的塑化海洋及珊瑚开箱课程等,也都与多项永续发展目标紧密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