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硬化症 症状复杂易误判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2/11

▲单身的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儿童部新生儿科主任王杏安(左)治疗罕见疾病男童柴柴(右),并无私收养柴柴,历经3年繁琐程序,终於在113年成为合法母子。 (文∶王杏安提供图∶中央社)
因为爱,所以跨越血缘与疾病界限!六岁男童「柴柴」罹患结节硬化症与多重障碍疾病,因父母照顾不当,多次住院,单身的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新生儿科王杏安医师,治疗过程中被柴柴的天真笑容所融化,萌发母爱,坚信「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当他的妈妈」,决心收养,历经三年繁琐程序,终於在去年成为合法母子。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儿童发展联合评估中心蔡政道主任表示,结节硬化症是一种会影响多种器官的罕见疾病,主要因为病友体内类似控制细胞生长的煞车基因TSC1及TSC2出了问题,导致神经组织细胞与髓鞘形成不良,於身体多处出现「结节」般的小肿瘤。文献资料显示,约每六千名活产宝宝就可能有一人罹患此症,推估台湾病友超过三万人,但健保资料库登记个案仅七九二人,可能与疾病表现非常多样化、容易延误诊断有关。

结节硬化症病徵多,在胎儿、婴儿、儿童、青春期与成年等不同成长阶段,都可能持续出现新病灶。部分病童於胎儿阶段,心脏或脑部已长出肿瘤;儿童时期开始出现异常白斑、容易被误以为青春痘的皮肤血管纤维瘤、鲨鱼厚皮般的粗糙皮肤、肾血管肌脂肪瘤。

虽这些结节多为良性肿瘤,但发生在脑部可能造成癫痫、影响智力与身体成长;发生在肾脏可能肾功能低下、出血,严重甚至需洗肾;若病灶发生在肺脏,可能导致咳血、气胸。而且,以往医师经验不足,很可能将结节误判为肿瘤,让病人做不必要检查、动不必要手术。

蔡政道医师指出,结节硬化症病童到了青春期,脸部皮肤颜色偏红,且长出白色斑点,所以被昵称为「小瓢虫」。而除了外观的变化,病童最怕顽固性癫痫,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智能受损、学习障碍,影响一辈子。

由於结节硬化症症状复杂性,小儿科、皮肤科、家医科、胸腔科、肾脏科、泌尿科、心脏科与复健科等都可能遇到结节硬化症病友,所以特别需要跨团队照护。目前国内北中南等区均设有整合性门诊,民众一旦发现皮肤白斑合并有癫痫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台湾结节硬化症协会鲁贤龙常务理事表示,结节硬化症病童因为脸上的血管纤维瘤、身上的白斑与不定时发作的癫痫,求学路与人际交往比一般人面对更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