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單週30萬人次就醫 10年新高
【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 2025/02/12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二月二日至八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破卅‧二萬人次,為近十年同期最高;近四週共接獲三九八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五年同期最高,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占九十八‧六%為多。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在例行疫報表示,二月二日至八日腹瀉門急診就診共卅萬二六四四人次;另外,全國近四週共接獲三九八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五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二一五起,以檢出諾羅病毒占九十八‧六%為多。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腹瀉就診人次為近十年同期新高,但沒有大型群聚事件,流行病毒型別也沒有改變,因此預期下週就診人次就會出現反轉,疫情也會逐漸趨緩。

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十至五十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污染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

疾管署提醒,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一至十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五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