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及贴片剂使用安全攻略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2/17

胶囊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剂型,方便吞服且可以避免药品气味过於刺鼻,但常有民众因吞咽困难而自行将胶囊打开或咬破胶囊服用,这是非常不建议的服用方式。而贴片剂是一种透过皮肤吸收药品的剂型,使用上较为简便,而且在释放药品上得以持续且稳定,贴片剂应避开发炎皮肤或伤口部位。

食药署表示,由於胶囊的释放速率和作用时间是经过设计,若打开胶囊服用则会影响药品的药效,像是「缓释胶囊」会在较长时间内逐渐释放药品成分;而「肠溶胶囊」则会在肠道释放药品成分,若是将胶囊打开或咬破服用,药品成分容易在口中、胃中提前溶解,除了会导致原来设计的药效缓慢释放的效果被破坏之外,也可能会导致其他服药问题,例如增加对胃部的刺激。因此,若有吞咽困难的情况,应谘询医师或药师,选择合适的剂型及服用方式。

胶囊剂在服用时应搭配足够的温开水或冷开水,否则在口腔乾燥的情况下容易卡在食道,服用足够的水可以帮助胶囊顺利进入胃部,但是要注意避免使用热开水,以免高温软化胶囊外壳,造成服用上的不适。

贴片剂是一种透过皮肤吸收药品的剂型,使用上较为简便,而且在释放药品上得以持续且稳定。贴片剂应使用於乾燥、清洁、无毛发的皮肤上,避开发炎皮肤或伤口部位。常见的使用部位包括上臂、背部、腹部等,避免贴在关节处,以免影响贴片的黏著,必要时可使用透气胶带加强固定。

使用贴片剂前应先洗手,撕开包装後,应注意避免触碰药品表面,使用时请留意贴片需完全紧贴皮肤。如果长期使用贴片,为了减少皮肤刺激,建议避免反覆贴在同一部位。

每种贴片剂的使用时间不同,不建议随意剪裁使用。同时也应避免以暖暖包、热敷垫等加热贴片部位,由於热源会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导致药品过量或副作用增加,不可不慎。若贴片不慎脱落,不建议重新黏贴,应按照药品说明、医师或药师指示处理,通常是更换新的贴片或等待下一次更换时间。贴片黏贴部位若在体毛处时,应以剪刀剪去,勿使用刮或剃之方式,以防皮肤受损。如有任何使用胶囊及贴片剂疑问或不适,应按药品说明书所示或谘询医师或药师,正确使用确保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