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制品易生酶菌 乾燥阴凉保存 防黄麴毒素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2/17

花生制品因其特殊香气,具高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因台湾气候高温潮湿,若未妥善保存,花生易孳生酶菌,进而可能产生真菌毒素污染。

根据研究,花生制品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污染物质为黄麴毒素或赭麴毒素A,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黄麴毒素B1列为一级致癌物,无耐受量,且无法藉由加工制程去除;赭麴毒素A会影响肾脏功能,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以及肾小管坏死等病变。

为协助业者加强花生制品管理,食品药物管理署已发布「花生及其制品制造业者符合食品良好卫生规范准则之指引」供业者依循,凡是制作花生原料(带壳花生、脱壳之带膜花生仁、脱膜花生仁/片)或花生制品(如调味花生、花生糖、花生酱、花生粉、花生碎粒等),都可以参考此指引,其管理要点包括∶一、加强原料验收∶乾燥荚果水分含量宜控制在十至十二%;花生仁/片水分含量建议控制在八%以下;并以低温方式贮运。二、管控贮藏条件∶以低温、乾燥方式贮存为宜,相对湿度宜保持在五十五至六十五%之间。三、成品检测∶应确认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及品保条件後,始得出货,必要时可藉由金属检测作为金属异物侦测之措施。

民众购买花生及其制品时,除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之外,更要特别注意包装的完整性,购买回家後,应置於密封罐、袋内免於受潮,同时开封後应尽早食用完毕,或存放於冰箱维持低温,以降低酶菌生长。

随著全球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食品业者须持续精进管理机制,落实制程管制,透过乾燥设备,克服台湾多雨潮湿气候,掌控花生原料的水分含量,须由产业整体供应链全面上下配合,以促进花生产业整体向上提升,保障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