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受难者陈中统狱中日记新书发表 补遗历史缺片
【记者王先国/台北报导】 2025/02/24

国家人权博物馆日昨於景美人权园区举办《陈中统狱中日记》新书发表会,作者陈中统医师与该新书编辑人权馆黄龙兴组长对谈,分享新书编辑历程与难忘的生命记忆,吸引不少关注人权历史发展的学者专家与民众与会,包括中研院台史所许雪姬教授、政治大学台史所李福钟教授及薛化元教授、新北市议员陈乃瑜、政治受难者前辈等多人参与。

《陈中统狱中日记》为白色恐怖受难者陈中统从被逮捕当日开始书写直到出狱前的日记,为期十年(1969年至1979年)。这些私密而直接的纪录,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证词,也能让未曾亲历威权统治的年轻世代理解那段动荡岁月,反思当前自由与人权的可贵。陈前辈感谢人权馆及黄组长努力不懈促成此书出版,陈中统现场并捐赠〈十年日记.纪要〉、珍贵照片及两本完整记录1969年日记的默克诊疗手册。

面对记录自己青春岁月的狱中日记得以顺利公开出版,陈中统前辈表示,他在1969年被逮捕後几乎天天写日记,直到1970年开始担任医务外役後,有时得隔二十几天才有机会将一些重要但无法及时书写的事记录下来,日记变成「周记」甚至「月记」。他并提到,考量当时的安全检查及各类演习,日记可能被搜查出来,因此他特别使用日文书写或利用《默克诊疗手册》记事,例如在222页记录2月22日被捕当天的事情。他期待藉由这本私人纪录的狱中日记出版,民众得以了解当年监禁场域所发生的种种事情,补遗历史的空白。

政大台史所教授薛化元於致词时提到,日记是历史研究的一手史料,是当事人当时所见、所闻的纪录,与官方档案比对後,在史料考证上有珍贵的价值。藉由日记所记载的狱中生活点滴,可以看见当时监狱内部管理与作业人员不为人知的一面,立体化呈现白色恐怖受难者流转於自我监视、驯化与抗争的经验,让社会大众得以同感白色恐怖受难者及狱外之囚的处境。薛教授也指出,口述历史可能因时间推移而有所遗漏、变形,因此像《陈中统狱中日记》这样的亲笔书写、十年份的纪录显得格外难得。薛教授期待这能鼓舞更多前辈把这段历史说得更清楚。

人权馆馆长洪世芳指出,日记通常是个人内心世界的书写,蕴含最细微、真实的情感,受难者陈中统医师这份私密的纪录如今公开,却是一种历史见证,能进一步成为守护人权自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