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降低医疗量能冲击 看诊分流确保就诊权益
2025/02/24

日前不少类流感患者前往医院就医,累计有十八万一千多人次,创下十年以来新高,加上诺罗病毒肆虐,各家医院急诊室皆人满为患。有急诊医师形容,患者多到没推床可用,有些插管患者与需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都仅能躺在地板上处置,大批传染病患者涌向医院,考验医疗量能,避免传染病扩大成为台面上重要议题,而患者之就医权益,尚待政府相关单位重视。

有网友坦言,「近期至医院急诊,效率明显较差,等待医师看诊时间都超久」;也有网民表示,「此事凸显医师、护理师制度福利严重不公,人才不断流失,各项问题不断出现,第一时间政府也无任何积极作为」。

当医疗院所转诊制度无法落实时,医院急诊室犹如菜市场,重症患者诊治易遭到延误,急诊室变成门诊,医疗品质连带下降,让日前农历年前後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与家属颇有怨言。

对於日前各种传染疾病患者激增,造成各大医院急诊医疗量能吃紧,医护人员也担心恐遭感染,建议政府相关单位督导各大医院做好紧急应变,确保医疗品质∶一、政府相关单位对各大医院急诊室与病床数宜有所掌握,并确实建立转诊机制,避免所有患者都流向单一区域医院或医学中心,造成特定医院量能超载,医护人员不堪负荷;二、如患者病情具高度传染力,例如新冠肺炎、流感、诺罗病毒等,建议可比照疫情期间作法,采取「视讯看诊」,或於医院急诊门口附近搭设半开放式帐棚,安排人员协助维持就诊秩序,让患者於户外电脑萤幕前,让医师初步看诊,以避免医护遭到传染,影响医疗量能。

三、如经初步分类判定,病患并未具高度传染病,例如因车祸、外伤或其他未具传染性疾病之急诊病患,则由医护人员维持原实体看诊方式,以兼顾患者就诊权益。

四、针对医护人力不足问题,建议政府编列经费,逐年提高医护人员待遇,在医院人力吃紧时,鼓励退休医护与各大学相关科系高年级学生投入医院服务,以补短期医疗人力之不足;五、对具高度传染疾病患者就诊後领药时,亦可由医师评估後,患者在医院户外窗口进行领药,以避免患者在院区药局领药时造成感染源扩大;六、如有传染病患者前往医院看诊,提醒医院仍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七、许多医院都呼吁「轻症患者不要全部挤到急诊室」,因此建议政府相关单位拍摄公益广告,於电视、手机或网路播放,提醒急诊与一般门诊之区别;八、建议医院平时可储备一些行军床或担架床,一旦出现大量病患造成急诊病床不足时可机动派上用场,维持医疗院所基本医疗品质。

综上所述,要避免大量具高度传染疾病患者涌入医院急诊室,导致不同病患与医护间交叉感染,影响医疗量能,建议医院除要做好不同患者分类,对具高度传染病与不具传染病患者分别采取视讯与实体分别看诊方式,领药流程也可比照新冠疫情期间领药采取专用窗口领药,同时院区加强清消,以免医护与药局人员与患者有过多接触,造成传染病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