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发基金会《道德月刊》徵文比赛 结果出炉

▲上图∶张荣发基金会邀请第三届道德月刊徵文比赛偏乡组第二名得奖学校乌来国中小师生,与执行长锺德美(中著绿背心)相见欢,并进行专属颁奖典礼。
下图∶张荣发基金会执行长锺德美(左二)颁发奖金给道德月刊徵文比赛偏乡组第二名高彭喜恩(右二)同学,并与乌来国中小校长蔡依玲(右一)、指导老师王美宜(左一)合影留念。(图∶张荣发基金会提供)
张荣发基金会第三届《道德月刊》徵文比赛结果出炉,来自全台参赛者分别以霸凌、国际难民、环保等时事为题材,写作兼具广度与深度。评审团也大赞新一代国中生关切议题包罗万象,评选时的心情就像奥斯卡得奖作品《阿甘正传》中的经典台词「人生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拿到什麽口味」。该比赛除了奖金优渥,得奖同学还能接受基金会的招待,与所属班级免费前往长荣海事博物馆一日游,偏乡组获奖班级更可额外获得图书礼金一万元,另不分城乡,基金会也特别为每所到访学校举办温馨感人颁奖典礼。
该会执行长锺德美昨(二十七)日接待此次荣获偏乡组第二名的新北市乌来国中小得奖班级,除邀请得奖者高彭喜恩在象徵荣誉的品格书屋前签名外,另赠送由其文章所制作成的专属明信片留念。锺德美特别夸赞高彭喜恩年纪虽轻,却能对国际社会有深度关注力,她的作品「道德的抉择」以德国在梅克尔主政时,开放收留国际难民案例来探讨道德勇气,让人印象深刻。
陪同出席的乌来国中小校长蔡依玲感谢基金会提供偏乡学子创作舞台,让他们得以展现不输给都市孩子的洞察力及写作力,还能拥有与同侪分享奖励的美好体验,为学生时期留下难忘回忆。
张荣发基金会自二○○八年以来免费发行《道德月刊》,内容刊载生活化的品格小故事,深受国内外学校欢迎。执行长锺德美指出,《道德月刊》徵文比赛希望促进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道德议题,写下自身思辨过程,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品格内涵。
本届偏乡组第一名的苗栗县文林国中文隆分部吴沂儒以「看见不一样的自己」,描述自己因外表在学校被霸凌,後来却被学妹一句激励的话扭转人生,充满正向思考,发人省思。台中市石冈国中黄旗禾的「给台湾的一封信」则写信给拟人化的台湾,信中从见证这块土地的各种美好,到面对环境遭到破坏的体悟,最後再向「台湾」致歉来反思个人行为并呼吁社会转变,创新笔法让评审团印象深刻,获选为偏乡组第三名。
该会执行长锺德美昨(二十七)日接待此次荣获偏乡组第二名的新北市乌来国中小得奖班级,除邀请得奖者高彭喜恩在象徵荣誉的品格书屋前签名外,另赠送由其文章所制作成的专属明信片留念。锺德美特别夸赞高彭喜恩年纪虽轻,却能对国际社会有深度关注力,她的作品「道德的抉择」以德国在梅克尔主政时,开放收留国际难民案例来探讨道德勇气,让人印象深刻。
陪同出席的乌来国中小校长蔡依玲感谢基金会提供偏乡学子创作舞台,让他们得以展现不输给都市孩子的洞察力及写作力,还能拥有与同侪分享奖励的美好体验,为学生时期留下难忘回忆。
张荣发基金会自二○○八年以来免费发行《道德月刊》,内容刊载生活化的品格小故事,深受国内外学校欢迎。执行长锺德美指出,《道德月刊》徵文比赛希望促进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道德议题,写下自身思辨过程,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品格内涵。
本届偏乡组第一名的苗栗县文林国中文隆分部吴沂儒以「看见不一样的自己」,描述自己因外表在学校被霸凌,後来却被学妹一句激励的话扭转人生,充满正向思考,发人省思。台中市石冈国中黄旗禾的「给台湾的一封信」则写信给拟人化的台湾,信中从见证这块土地的各种美好,到面对环境遭到破坏的体悟,最後再向「台湾」致歉来反思个人行为并呼吁社会转变,创新笔法让评审团印象深刻,获选为偏乡组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