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保署國際研討會 共創里山農村永續發展新未來
【記者蔡榮宗/投縣報導】 2025/03/28

▲研討會特別邀請IPSI秘書處主席等2位共同與會。(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二十七日舉辦「農村社區里山地景與綠色經濟國際研討會」,除邀請政府機關、學術單位及在地農村社區代表外,更特邀國際組織「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秘書處主席Dr. Tsunao Watanabe、副主席Rina Miyake,以及來自聯合國大學永續性高等研究所的Dr. Subramanian Suneetha研究員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襄盛舉,共同探討農村社區如何透過里山地景保育與綠色經濟模式,促進環境永續、社區發展與經濟轉型。

農村水保署表示,當地景保育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時,才能真正實現「共生共榮」的目標,因此本次研討會以「里山倡議」為核心,聚焦農村生態保育實踐、社區韌性建構及永續價值鏈等核心議題。透過多場專題演講、經驗分享及與談交流,深入探討如何在確保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創造具韌性的農村經濟模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里山里海」概念不僅是一種生態保育的策略,更是促進社區凝聚力、夥伴合作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透過國內外專家專題分享交流,展示如何在維護生態系統的同時,提高農村社區的經濟自主性,並促進與會者對農村發展與綠色經濟的深度討論。

農村水保署說,本次研討會除了深度探討里山倡議議題外,特別規劃了「里山里海味道饗宴」,透過味覺體驗,得以親身感受綠色經濟與農村文化的緊密連結。饗宴的料理皆以「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為核心,選用來自友善農耕的優質食材,體現里山倡議在農業與飲食文化中的實踐價值。

饗宴中的每一道料理皆蘊含在地農村的故事,例如來自澎湖的日曬火燒蝦乾及海菜,以石滬造型呈現,讓與會者認識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實踐方式;香草飲及香草餅乾以友善耕作方式的香草為材,呈現小農如何透過合理的生產方式維持農地健康與經濟發展。

透過這場獨具匠心的味覺盛宴,參與者不僅能品嚐臺灣農村的豐富滋味,更能親身體會里山倡議如何將生態保育、農業發展與社區經濟緊密結合,創造真正具永續性的發展模式。

研討會圓滿落幕,共創農村永續未來。在與談與綜合交流的討論環節中,與會專家與實際推動者針對如何深化里山地景保育、強化農村社區自給自足能力、推動環境友善農業模式等議題進行熱烈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

農村水保署表示,這場研討會不僅是一次知識交流的機會,更是一個凝聚多方資源、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的平台,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政策,促進農村社區與環境的共存共榮,並透過國際合作,將臺灣的農村發展經驗與世界接軌,共同朝向更具韌性、更環境友善的農村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