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摄护腺肥大 早就诊治疗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3/31

摄护腺肥大是台湾中年男性常见疾病,根据卫福部门诊主要疾病就诊率资料推估,一一二年「摄护腺肥大」(BPH)就诊人数达八十二万五九二七人,五十岁以上男性约有六成有摄护腺肥大情形。

辅仁大学医学院院长廖俊厚医师提到,为患者提供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通常会评估病患摄护腺肥大程度及药物或手术治疗对於病患的生活影响程度,进而选择最适合病患的治疗方式。另外,近来的复方药物治疗,提供患者更多元的治疗选择。

根据卫福部一一二年公布的国人死因统计,摄护腺癌已然在十大死因排名攀升至第五位;而根据《美国泌尿科学会》指出,BPH在中年以上的男性里几乎普遍存在,盛行率从四十至四十五岁开始增加、六十岁达到六十%,八十岁时甚至达到八十%。

台湾男性学暨性医学医学会理事长蔡维恭医师表示,上门求诊治疗摄护腺肥大的病患,从四十多岁的中壮年到七十岁的资深熟男都有,该年龄层不乏企业中高阶主管,普遍因长期工作忙碌,健康管理意识低落,随著更年期来临,产生摄护腺肥大、尿不乾净、频尿等下泌尿道症状(LUTS)。

高雄医学大学泌尿学科教授暨卫生福利部屏东医院泌尿科主任刘家驹医师表示,摄护腺肥大虽不会直接影响病患性功能,但常见的摄护腺肥大治疗用药却可能造成病患产生逆行性射精(射不出来)、阳萎等症状,因此常会造成在治疗排尿问题时,反而产生性功能障碍的难题,所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和医病共同决策(SDM)便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摄护腺肥大的原因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主因与年龄增长、荷尔蒙变化及家族病史关联较为密切,并且肥胖、久坐不动、不均衡饮食与吸菸饮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风险。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泌尿科系副系主任陈煜医师建议,改善方法包括多摄取富含茄红素与锌的健康食物、规律运动、避免久坐及保持良好的作息,有助於预防和缓解症状,此外,若出现频尿、排尿困难或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与建议,以便及早处理,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