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议 拯救学童霸凌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3/31

根据台湾儿童权利公约联盟於二○二四年发表的学童霸凌调查指出,有三十六·四%的学童曾遭受霸凌,四十六·一%的学童有霸凌经验。台北市立万芳医院复健医学部技术组长刘妍廷提到,儿童在校园经历霸凌的情况需要被重视,职能治疗师可以协助家长理解并支持孩子在情绪、行为及社交方面的发展。

台北市立万芳医院复健医学部黄丽文职能治疗师提供家长以下几个建议协助孩子表达需求。

一、增进情绪觉察与表达能力。黄丽文说∶「孩子可能难以表达自己在面对霸凌时的情绪反应」。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有效表达,进而释放情绪、减少焦虑,可以利用以下策略协助孩子。情绪卡片∶使用情绪卡片帮助孩子辨识和命名自己的情绪。情绪日记∶鼓励孩子每天画或是写下自己经历的情绪,并描述为何会有这些情绪。

二、应对策略。黄丽文也提到,家长可以教导孩子深呼吸或自我调节技巧,让孩子在遭遇霸凌时能不过度反应,例如∶放松呼吸技巧∶鼻子吸气时腹部膨胀再嘴巴吐气,呼吸速度尽量放慢(吸气四秒钟,吐气六秒钟)。学会说「不」∶让孩子学会如何礼貌且坚定地说「不」,当有人进行言语或身体上的欺负,让孩子知道他们有权利拒绝并保护自己,例如「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说话」,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并要求他人尊重。

三、增强社交技巧。在霸凌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困难建立人际关系。黄丽文提供孩子如何与他人互动、表达需求、处理冲突的解决方式,例如∶角色扮演练习,透过模拟的情境来训练孩子如何应对霸凌行为,例如,和孩子一起扮演「如果有人取笑你,你会怎麽反应?」。

四、家庭支持与沟通。规律的沟通很重要,刘妍廷也说明,提供孩子有一个「家庭时间」来建立稳定的沟通管道,让孩子有安全感,谈话同时避免对孩子的感受作出负面评价,例如「这没什麽大不了的」「你太敏感了」;此外,职能治疗师可以协助家长与学校进行跨专业合作,协助学校了解孩子的特殊需求并制定合适的介入。

台湾职能治疗学会理事长吴菁宜表示,职能治疗师在霸凌问题上不仅是处理孩子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还包括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和面临的情况来提供一些具体的策略帮助家长支持孩子,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