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盟∶八成儿少黏萤幕
根据儿盟调查,八成儿少黏萤幕,儿童休闲现况「质」不够的问题值得关注。且调查也发现,每五位国中生就有一人因无法使用社群媒体而感到烦躁,影响专注力与情绪稳定。这些现象显示台湾儿少过度依赖社群媒体,不仅无法放松,还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节即将到来,儿福联盟公布一份针对全台五至九年级学生进行的《二○二五年儿童休闲娱乐现况调查报告》,具体呈现台湾儿少日常的休闲娱乐样态及喜好。
调查显示,国小与国中生的休闲活动以线上的静态娱乐为主,例如观看网路影片(国小七十九·六%、国中八十三·三%)和玩游戏(国小七十九·六%、国中七十六·六%),这些久坐活动导致运动参与度偏低,随著年龄增长,儿少对运动的兴趣逐渐减少,从国小近六成(五十八·一%)降至国中不到半数(四十八·七%)。此外,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运动参与比例普遍高於女生。休闲活动中运动的比例显著下降且以静态娱乐为主,但过长静态活动恐埋下健康隐忧。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发现运动能显著提升儿少生活满意度(达七·四九分),有运动的儿少正向情绪显著较高,负向情绪明显较低。
代表运动不仅能减少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感受,并增加快乐与活力等正向情绪感受;而静态娱乐的满意度较低,长时间游戏(超过六小时者仅六·六一分)甚至降低幸福感,孩子越玩越不快乐。运动能提升儿少生活满意度,有运动的儿少正向情绪显著较高,负向情绪明显较低;而静态娱乐的满意度不仅较低,长时间游戏甚至会降低幸福感,越玩越不快乐。
进一步了解现在儿少上网玩什麽?调查发现不论国小或国中,男生普遍偏好手机游戏,比例高达九成;女生在休闲时间则倾向观看YouTube、短影音与听音乐,尤其热衷追星。
数据指出,国中生比国小生更依赖社群媒体,三十八%需长时间使用才满足,甚至因长时间使用後导致身体不适(国中生三○·二%、国小生二○·四%)。即使无特别需求,仍有超过半数的国中生(五十一·九%)和四成以上(四○·二%)的国小生忍不住滑手机,显示儿少对社群媒体的高度依赖性。年龄差异上,国小生偏好TikTok(抖音),国中生则多用IG。
调查显示,在儿少有限的休闲时间中,大都处於静态模式上网、游戏或看影片,国中生更高达六成四每天玩游戏(六十四·四%)。儿盟建议家长谨慎管理手机使用,数据指出,儿少每日使用手机一至二小时的生活满意度最高(七·五三分),超过二小时则可能降低生活品质,甚至引发身体不适与负面情绪。
因此,家长可与孩子制定使用协议,明确规定时间、内容与场合,利用App追踪并设定「无萤幕时段」,如晚餐或睡前时间全家一起放下手机。同时,运动是改善身心发展的关键,能有效纾解压力、提升活力并减少负面情绪。建议家长假日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如球类、游泳、跑步或舞蹈,培养规律运动习惯;学校也应增加体育课时数或举办趣味运动比赛,让运动成为儿少休闲的重要组成。
儿童节即将到来,儿福联盟公布一份针对全台五至九年级学生进行的《二○二五年儿童休闲娱乐现况调查报告》,具体呈现台湾儿少日常的休闲娱乐样态及喜好。
调查显示,国小与国中生的休闲活动以线上的静态娱乐为主,例如观看网路影片(国小七十九·六%、国中八十三·三%)和玩游戏(国小七十九·六%、国中七十六·六%),这些久坐活动导致运动参与度偏低,随著年龄增长,儿少对运动的兴趣逐渐减少,从国小近六成(五十八·一%)降至国中不到半数(四十八·七%)。此外,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运动参与比例普遍高於女生。休闲活动中运动的比例显著下降且以静态娱乐为主,但过长静态活动恐埋下健康隐忧。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发现运动能显著提升儿少生活满意度(达七·四九分),有运动的儿少正向情绪显著较高,负向情绪明显较低。
代表运动不仅能减少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感受,并增加快乐与活力等正向情绪感受;而静态娱乐的满意度较低,长时间游戏(超过六小时者仅六·六一分)甚至降低幸福感,孩子越玩越不快乐。运动能提升儿少生活满意度,有运动的儿少正向情绪显著较高,负向情绪明显较低;而静态娱乐的满意度不仅较低,长时间游戏甚至会降低幸福感,越玩越不快乐。
进一步了解现在儿少上网玩什麽?调查发现不论国小或国中,男生普遍偏好手机游戏,比例高达九成;女生在休闲时间则倾向观看YouTube、短影音与听音乐,尤其热衷追星。
数据指出,国中生比国小生更依赖社群媒体,三十八%需长时间使用才满足,甚至因长时间使用後导致身体不适(国中生三○·二%、国小生二○·四%)。即使无特别需求,仍有超过半数的国中生(五十一·九%)和四成以上(四○·二%)的国小生忍不住滑手机,显示儿少对社群媒体的高度依赖性。年龄差异上,国小生偏好TikTok(抖音),国中生则多用IG。
调查显示,在儿少有限的休闲时间中,大都处於静态模式上网、游戏或看影片,国中生更高达六成四每天玩游戏(六十四·四%)。儿盟建议家长谨慎管理手机使用,数据指出,儿少每日使用手机一至二小时的生活满意度最高(七·五三分),超过二小时则可能降低生活品质,甚至引发身体不适与负面情绪。
因此,家长可与孩子制定使用协议,明确规定时间、内容与场合,利用App追踪并设定「无萤幕时段」,如晚餐或睡前时间全家一起放下手机。同时,运动是改善身心发展的关键,能有效纾解压力、提升活力并减少负面情绪。建议家长假日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如球类、游泳、跑步或舞蹈,培养规律运动习惯;学校也应增加体育课时数或举办趣味运动比赛,让运动成为儿少休闲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