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水利局持續改善竹溪水質 二期水淨場融合生態景觀提供多功能公共空間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5/04/05

▲南市水利局持續推動竹溪水質改善及步道串聯,二期水淨場強調生態景觀融合,提供多功能公共空間。(記者李嘉祥翻攝)
臺南市長黃偉哲上任後持續推動竹溪水環境營造工程,繼第一期竹溪水岸園區後,陸續完成第二期哈赫拿爾森林,提供民眾優良的水環境遊覽去處;水利局以低度開發為原則進行自然復育及營造手作步道,使哈赫拿爾森林與整治後的竹溪水岸園區相得益彰,榮獲建築園冶獎、公共工程金質獎及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獎等多個獎項肯定。

竹溪水質改善後可結合鄰近的水交社文化園區及在地小吃美食,細品臺南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吸引許多民眾及遊客到訪。市長黃偉哲要求市府團隊不可自滿,責成水利局持續推動竹溪水質改善及串聯步道優化,提供民眾更好的休閒環境。

水利局長邱忠川表示,為提升竹溪水環境品質,水利局正全力推動竹溪第二期水質淨化場的建設,目前工程已決標並進場整地,完工後與運作中的竹溪一期水淨場協力,每日處理竹溪流域約5萬噸的生活污水,能顯著改善竹溪水質,將原本RPI 7.7的嚴重污染程度降低至RPI 5.7或以下的中度污染水平。

邱忠川局長說,二期水淨場設計強調生態景觀融合,並將竹溪兩岸步道系統進行串接,以為市民提供多功能公共空間,不僅可供休憩,也是環境教育的良好場所;響應節能減碳全球趨勢,場內也創新地設置太陽能及微水力發電設施,不僅可淨化水質,也能實現生態治理與提升生活品質,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邱忠川局長也說明竹溪左岸日月湖內的浮萍,水利局均會派員定期撈除,惟人工撈除費工耗時,且難以有效控制部分盲區的浮萍增生,遂偕同廠商研商利用「改良之表面浮渣排除泵(切刃型)」,將浮萍抽入切刃型泵浦切碎後排出,以避免浮萍增生,而排出的水也用來澆灌周邊的植生,不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後續更可做為生態教育場域,歡迎市民來參觀遊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