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網購指甲油亂象多 指甲油潛藏的風險不可忽視
2025/04/07

現在有不少女性喜歡使用指甲油來修飾指甲外觀,除了自行購買指甲油塗擦之外,有不少女性會選擇到美甲店進行美甲。網路購物已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費型態,目前網路販售商品標示不合格的比率仍偏高,政府應不定期抽驗網路販售商品的標示,並向業者宣導相關規定,特別是跨境的購物,才能降低不合格率。

傳統上,指甲油的主要成分有溶劑、色素(著色劑)、硝化纖維素及增塑劑等;目前市面上有以水為基底,加上水溶性樹脂及顏料組成,卸除時不需要使用去光水,可以直接或浸泡溫熱水軟化後剝撕,標榜是對兒童及孕婦友善的「水性(或剝卸式)」指甲油,缺點則是不耐久,遇到水就容易掉落。

此外,許多女性會到美甲店進行「凝膠」指甲,凝膠指甲油的主要成分為樹脂(丙烯酸酯單體),塗擦後還需照射美甲燈(LED燈)讓樹脂成分固化,和傳統指甲油相比,附著力較高且維持時間也較長(約二至四週)。有傷口或指甲疾病的消費者,應避免進行,一旦指甲出現發炎、紅腫或是按壓疼痛等異狀,要立即就醫,避免讓指甲的症狀更嚴重,導致指甲無法生長。若要卸除凝膠指甲油,建議勿自行剝除,很容易將真甲也一併掀開,為了避免受到物理性的傷害,還是找美甲師協助,比較有保障。

指甲油為美化與保護指甲外觀,通常會加入甲醛、鄰苯二甲酸酯類等易附著、易塗色、易乾燥及不掉色之揮發性溶劑,若長期接觸和使用過量則可能對身體產生危害,易使指甲變脆,造成接觸性皮膚炎或甲溝炎等,長期吸入接觸會增加致癌風險,使用時務必要注意通風,平常放置不用時瓶蓋也要拴緊,亦須避免讓孕婦、哺乳者及孩童接觸,以防化學成分過度吸入與皮膚接觸,減少暴露於上述危害物質之可能性。

美甲師幫消費者進行美甲時,應選購符合標示及安全性的商品;另,由於多數美甲店或工作室都屬於密閉式空間,最好也能加強室內整體換氣系統,保持空氣的流通,以避免吸入過量的溶劑或粉塵。政府有責任強化產品標示與資訊透明,美甲業者則應落實環境衛生、選用品質合格的產品並向消費者充分揭露來源與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