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衝擊影響 花蓮農業自我期許提升 籲請中央政府取得最優貿易協商
【記者鄭沾誠/花蓮報導】 2025/04/11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課徵高額關稅政策,引起各界嘩然,並明顯在近幾日各國股市交易中表現出極大衝擊效應,政策中對台灣輸出產品課徵達 32% 高額關稅部分。

美方於九日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九十天實施,在此期間實施10%的對等關稅,花蓮縣政府籲請中央應積極因應,提出切合全台各產業最適宜並具發展的經貿措施。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在尚未取得後續結果之前,台灣各產業仍應審慎面對。並指示農業處務必密切關注縣內農產業情形,農業處近日積極拜訪縣內養殖、農業、畜牧等業者,實地瞭解產業想法,並一起探討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與可能的因應方式。

目前縣內有大宗水產養殖業者提出先行減少飼料投餵及成本支出等分散風險的方式,希望近期政府能儘快出面與美方協商,以保護養殖產業生計等建言。

縣內養雞業者表示,於此同時,籲請農業部應做好農業發展的把關,給予農友自我品質提升的支持,並做好產地標示,提昇國人對國產優質農產品認同感,以避免未來面臨外國低價禽肉、禽蛋傾銷造成的產業衝擊(見圖)。

對於進口乳品未來可能全面零關稅的憂慮,縣內酪農戶表示,因為台灣每年自美國進口三萬多公噸的牛乳,美國已經是台灣最大的液態乳進口國,雖然今年紐西蘭乳品已是零關稅進口,但是國人已經相當認同國產鮮乳標章,並對國產鮮乳有相對忠誠度,籲請中央持續對於國產鮮乳標示應予堅持,不應有所動搖。

另外養豬業者對於國內已持續進口低價美豬部分也表示並無太大擔憂,畢竟台灣豬肉不論口感或品質或風味都是絕對優勢,如果政府能更加強產地標示的推廣,將來也不必懼怕低價外國豬肉的衝擊。

而彙整基層漁畜產品生產業者的建議及意見時,也有生產者提出飼料價格疑慮,畢竟政府近數年持續對於進口黃豆、玉米、小麥等飼料原物料幾乎都是零關稅,但是為何各養殖畜牧業者每年購入飼料成本仍持續增加,這點確實對於生產者造成極大壓力,建議政府單位進行了解其中原因,以保障各產業鏈效能優化。

縣長徐榛蔚表示,農為國本、本固邦寧,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是國力基礎,籲請中央傾聽基層農業的聲音及需求,台灣各級農業都是農友長年一步一腳印的心血投入。農民們盡心盡力提供優質產品的辛勞應備受重視,政府更應該超前為產業設想可能會面對的關稅衝擊或因關稅造成的連帶影響,預先做好防範對應,保護產業安全。

縣長徐榛蔚並表示,花蓮縣的各種農牧產品品質都相當優良,農業生產者也都對自我品質有相當高的要求,希望中央與地方齊心協力,聽取地方建言,擬定最好的貿易談判方案,希望未來能取得最佳協商結果,讓國力根基能持續穩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