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术馆「往来/照见」典藏研究展 重现城市文化记忆
【记者王志诚、周贞伶/新北报导】 2025/04/11

▲唐唐发《芭蕉菜奇雅》以及仿制生鲜鱼肉、蔬果的绘画,营造出逼真的市场摊贩。(图:王世邦摄)
新北市文化局十一日表示,美术馆即将於四月二十五日正式开馆,四大开馆展之一的「往来/照见」典藏研究展,由策展人白适铭、共同策展人邹婷策划,透过馆藏回溯新北市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脉络,展现城市共同体的成长轨迹。

此次展览以「自然/风景/边界」及「人文/记忆/城市共同体」两大子题,邀请观众一同感受新北市的丰富文化与艺术发展。展览中展出洪瑞麟、林寿宇、张照堂等四十五组艺术家的代表作,透过不同媒材与创作手法,描绘城市景象与在地生活。

洪瑞麟的油画作品《淡水风光》,透过色块笔触的堆叠,生动展现了淡水的独特景观,高低错落的房舍与河港的浪漫风情,画面色彩明朗鲜艳,中景河畔的椰子树与远景山峦间的紫色云彩,共同营造出傍晚时分的静谧氛围。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洪瑞麟对自然景致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淡水在台湾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唐唐发的《芭蕉菜奇雅》则透过写实又充满趣味性的手法,呈现传统市场摊贩的热闹景象。作品结合木桌、铁钩、帆布、菜篮等现成物,以及仿制生鲜鱼肉、蔬果的绘画,营造出逼真的市场摊贩。此系列源自艺术家自二0一四年展开的「市场摆摊计画」,他将艺术带入传统市场,以拟真的生鲜绘画摆设於摊位,邀请观众观赏交流,模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让艺术真正融入市井文化。

「往来/照见」典藏研究展的策展手法强调多媒材的交错运用,透过平面、立体、装置及影像等作品交织呈现,让观众体验艺术的多重面向。展览不仅展现艺术家对城市记忆的诠释,也带领观众回顾自身与土地的连结,感受新北市丰富多元的文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