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台大分院巴金森整合照护荣获国家品质标章
【记者戴欣怡/新竹报导】 2025/04/12

▲新竹台大分院巴金森整合照护团队成员展现专业与团队合作的精神,荣获SNQ国家品质标章的肯定。前排左二为神经部陈凯翔副主任,中间为吴志成副院长,医疗团队致力於推动巴金森整合照护计画。
创新医疗再突破!新竹台大分院巴金森整合照护荣获国家品质标章,新竹台大分院神经部的「巴金森整合照护计画」,以其卓越的创新技术与全面性的病人服务,荣获SNQ国家品质标章的肯定。此奖项彰显了该计画在巴金森疾病诊治领域的卓越成就,并再次证明了新竹台大分院在医疗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巴金森氏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化疾病,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家庭造成深远影响。新竹台大分院神经部副主任陈凯翔医师指出,巴金森症的治疗与照护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和创新技术。为此,神经部推出了「巴金森整合照护计画」,将最新的医疗技术与智慧医疗相结合,为病人提供全面的疾病管理服务。

陈凯翔副主任十一日表示,计画著重於优化深脑刺激术(DBS),这是目前治疗巴金森氏症病人药物波动与异动症症状的有效手段,优化范围包含完整术前评估判断深脑核区的置放位置,并引进先进仪器定位电极刺激位置,以及术後电脑软体模拟,接轨国际术後调校技术,解决患者的问题。药物调整则会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该病人的治疗方案。智慧医疗应用方面,病人可透过远距复健医疗在家中进行复健,并藉由多频道体表肌电图、电子手写版和无线三轴加速规装置精确记录颤抖的特性与严重度变化。自创电子平台将所有颤抖相关指标与治疗成果提供给医师,并与正在研发的可穿戴设备结合,实现病人症状的即时监测与健康数据分析,从而精准管理疾病。

陈凯翔副主任还表示,他期待的巴金森氏症治疗目标是让病人尽可能重拾该有的社会功能。为此,团队除了医师为病人进行诊断与治疗计划设计,还包括营养师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语言治疗师增强患者吞咽功能、药师评估病人用药效果与副作用、物理治疗师矫正患者行走不平衡与躯干歪斜姿势,心理师和社工师提供病人心理与家庭支持,计画成功的关键在於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

自新竹台大分院神经部推行该计画以来,数百名病人受益。临床数据显示,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病人症状获得明显改善,生活品质评估得分平均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整体治疗效果综合提升百分之三十六,病人生活品质中的压力指标下降百分之二十三,病人整体满意度达百分之九十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计画的治疗成效及病人对服务的高度满意。像是一位受益的巴金森氏症病人表示,由於营养摄取状况迟迟无法改善,经营养师仔细评估发现,原来他服药和进食的时间未能适当间隔,导致食物中的蛋白质影响巴金森药物的效果,病人在药效打折的状态下间接影响吞咽功能,使得病人整体进食状况不理想。营养师发现问题後,立即联系药师及语言治疗师进行「三师会诊」,营养师与药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用药时间与进食时间建议,避免蛋白质对药物效果的干扰,同时语言治疗师加强患者吞咽训练。最终,病人营养状况有所进步,体重也逐渐恢复到理想状态,也让他重新找回正常生活的希望。对病人而言,这项创新照护计画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让他们感受到更为温暖与全面的医疗支持。

新竹台大分院院长余忠仁表示,巴金森整合照护计画的成功,展现了跨领域合作与智慧医疗的巨大潜力。余院长强调计画获奖,不仅是对医疗团队专业能力的肯定,也证明了新竹台大分院在推动创新医疗技术方面的努力。医院将继续推动更先进的技术,为病人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医疗服务。余院长指出,这一奖项标__著计画的高度专业性与社会影响力,并将持续推动巴金森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教育工作,支持相关研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