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垦丁珊瑚海」首登高雄 公私协力推动海洋保育
【记者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5/04/13

内政部国家公园署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今(十二)日於高雄市立图书馆总馆举行「一一四年垦丁珊瑚礁生态保育月系列活动」开幕仪式;内政部积极推动国家公园净零排放策略,珊瑚礁是海洋固碳密度最高的物种,保育珊瑚礁对落实二○五○国家净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广正确的海洋保育观念,国家公园署每年在珊瑚产卵季(四月至五月间)办理保育系列活动,今年首度扩展至高雄地区,办理多个活动如海洋市集、海洋沙龙、科普讲座及特展等,希望让更多国人了解海洋生态、环境永续及净零碳排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护海洋行动。(见图)

内政部次长董建宏今(十二)日表示,垦丁国家公园涵盖陆域与海域的国家公园,垦丁受惠於地理位置与黑潮流经,孕育出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珊瑚礁生态系更吸引众多国内外潜水爱好者慕名而来;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的重要基石,不仅提供生物栖息环境,也有助於维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为守护垦丁珍贵海域资源,垦管处长期投入珊瑚礁监测、净海净滩及永续海洋资源守护的推广工作,并与在地社区夥伴携手合作,让保育行动能够持续深化与扩展。

董建宏说明,去年八月垦管处成功促成绿 龟上岸产卵,尽管孵化时遭逢山陀儿台风影响,小海龟最终仍於十月顺利孵化,期间也与社区夥伴共同护龟巡守,使小海龟回归大海;在去年陆蟹繁殖季节(每年农历六至十月),垦管处於台二十六线执行八晚护蟹交管工作,有效降低抱卵母蟹释幼过程遭遇路杀的风险;净海及净滩方面,垦管处去年分别清除海底二千一百五十三公斤及岸际一千八百公斤海洋废弃物,皆为社区夥伴及潜水志工通力合作下的丰硕成果。

董建宏邀请大家响应「爱海新生活运动」,期盼透过这次系列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垦丁珊瑚海魅力,在生活中落实爱护海洋行动,共同守护美丽且珍贵的生态环境。

内政部提到,该活动由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国家自然公园管理处、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珊瑚礁学会及中华民国水中摄影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活动以「亲亲垦丁珊瑚海」为主轴,包含科普讲座、海洋沙龙、海洋生物手作工作坊、亲子律动、说故事与有奖徵答,以及音乐表演等丰富活动,希望透过公私跨单位合作产生更多正面加乘效应,以多元互动形式推动海洋与环境教育,让民众从多元视角亲近海洋,体验生态奥妙。

内政部指出,「亲亲垦丁珊瑚海」系列活动自今日起展开,今、明两天在高雄总图举办活动,并在高雄捷运盐埕埔站设置「海陆空大进击-恒春半岛的公民科学」特展,展期至五月十一日;垦管处也将延续往年在垦丁办理净海活动、海洋科普讲座与脸书直播珊瑚产卵,在四月廿六日於鹅銮鼻举办「珊瑚琉光交响音乐会」。更多活动详情与即时资讯,请关注垦管处官网(http://www.ktnp.gov.tw)或社群平台。

当日出席贵宾,包括内政部次长董建宏、国家公园署署长王成机、海洋保育署施义哲副署长、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温馆长志宏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