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名單出爐 新竹縣五文化基地入選
【記者戴欣怡/新竹報導】 2025/04/14

第一屆文化部「百大文化基地」名單近日正式揭曉,新竹縣共有五處入選,包含橫山鄉大山背地區的大山北月、北埔鄉藍鵲書房以及姜阿新洋樓、關西鎮臺紅茶業文化館,以及竹東鎮蕭如松藝術園區,入選基地將獲得首屆入選證明及五十萬元獎勵。縣長楊文科表示,透過這些場域豐富迷人的在地特色故事及文化路徑的串連,將展現新竹縣創新的文化風貌。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十三日表示,此次全臺選出一百一十處文化基地,新竹縣提出了四十五件申請案中,有五案脫穎而出。其中,橫山鄉的大山北月從廢棄空間活化、在地旅行、地方創生、小農產銷等議題出發,設計以柑橘為中心的各式體驗活動,包含柑橘博物館巡禮、柑橘品種牌卡賓果、山月慢食套餐、柑橘貝果DIY以及森林步道體驗,再結合大山背農民市集,讓民眾從多角度認識柑橘,也用行動支持在地小農,與在地農民共創價值以及向國際旅客招手,實現「越在地越國際」,讓台灣成為讓人想一來再來的地方。

鄰近北埔老街的藍鵲書房,則是結合閱讀與休憩的多功能複合空間,為喜愛閱讀和社交的朋友提供了理想的場所,串聯周邊的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天水堂」,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慈天宮」,以及歷史悠久的「忠恕堂」、「鄧南光影像紀念館」和「龍瑛宗文學館」等場館,以書店為共創空間,帶領大家深入北埔的歷史與自然風貌。

同樣位於北埔的姜阿新洋樓建於 一九四六年,這棟在當時堪稱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與「天水堂」、「金廣福公館」和「慈天宮」連為一氣,形成北埔特殊的人文風景。對音樂推廣與教育十分熱心的姜家,在洋樓前院不定期舉辦花園音樂會,藉由演奏耳熟能詳的樂曲,吸引更多民眾來到洋樓、造訪北埔;在音樂教育方面,支持八音推廣,與北埔國中、北埔國小合作,開辦八音社團,讓姜阿新洋樓不只是一棟私人建築,更成為凝聚北埔文化與在地情感的一股力量。

臺紅茶業文化館則見證了臺灣紅茶從萌芽到盛放、從地方產業走向國際舞台的非凡歷程。該館以茶葉文化為中心,打造結合在地美食的茶餐廳、辦理茶與藝術跨界展覽與工作坊、舉辦茶文化節慶活動、發展兒童與青少年茶教育計畫,甚至是推動國際茶文化合作與交流。除了推廣製茶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打造既國際、又在地的「茶鄉情懷」。

蕭如松藝術園區改建自新竹縣重要藝術家蕭如松老師的故居,並將週遭的日式舊宿舍一同規劃整建,以「蕭如松藝術節」為主軸,結合各類型的節慶、特殊日子和國定假日,設計出豐富多元的文化活動,讓參與者深入了解藝術,體驗創作的樂趣。現在多了文化基地的角色,將著力於辦理國際藝術展覽、開發日式文化手作課程、跨界合作與聯盟,讓蕭如松藝術園區不僅是一處文化景點,更是一個持續不輟的文化行動。

文化局指出,民間的力量讓文化推動更有力道、更有創意,新竹縣除了入選的五個文化基地之外,還有其他四十個有志於文化事業的遺珠,以及各式各樣風貌迥異的文化場域,活躍而豐富的文化力,將使新竹縣成為臺灣文化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