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販售資格惹議 藥師5/4上凱道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2025/04/14

衛福部中藥販售新令引發藥師團體反彈,將於5月4日上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以抗爭行動要求撤回解釋令。不過有中醫師認為,解釋令對國內已瀕臨凋零的中藥事工無疑注入強心針。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於民國108年公告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有條件讓一定時間內實際從事中藥販賣業務者,得繼續經營中藥房。今年3月18日再公告,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規定,即起生效。

藥師公會全聯會近日在臉書上公布抗爭行動規劃,將以2場行動、1個目標為核心,包含4月22日在衛福部正門口的快閃行動,以及5月4日下午在凱道進行抗爭行動,強調中藥不能沒有藥師,用藥安全不是可以妥協的選項,「要求撤回318違法解釋令,重視中藥用藥安全與藥師專業」。

基層藥師協會今天發表聲明表示支持抗議行動,藥事專業直接關係到民眾用藥安全,衛福部未能將中藥科學化、專業化。目前中藥材的炮製仍在手工學徒制下進行,過去曾發生過中藥材白薇被錯誤當成白前的事件,經實驗室分析後才發現錯誤。協會呼籲政府,不要等到民眾健康出問題才採取行動。

基層藥師協會強調,所有藥師必須透過國家考試,以確保民眾的用藥安全,將「中藥及生藥學系」調整為「中藥及藥學系」並非解決之道。協會呼籲衛福部及中醫藥司重新檢視政策內容,還有318行政命令可能對藥政體系與民眾健康所造成的衝擊,並展現積極回應的誠意。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在「健康台灣」架構下,食、農、藥學等各領域的產業韌性非常重要,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公布中醫藥發展法,根據這些法律與命令強化實際從事中藥販賣業務者,在不涉及調劑權情況下,可繼續經營中藥房,確立專業分工。

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式微,陳麒方說,此舉對已瀕臨凋零的中藥事工無疑注入強心針。台灣對於中藥的管理,藉由不同專業技術人員的共同合作,傳承振興中藥行業與健全臨床中藥藥事服務。他期盼主管機關堅守醫藥專業人員執業原則,繼續規劃、執行完善的中藥類販賣人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