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藝 交織風城 工藝遶境展 竹美館展至5/4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前排右六)、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前排右五),與出席「工藝遶境」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覽開幕式的貴賓及工藝家大合照。(圖:工藝中心提供)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工藝遶境」展,自去年六月五日「六五工藝節」於南投首站展出後,已巡迴臺北、彰化、臺東及臺南等地,展出臺灣各地多元豐富的工藝文化,本展覽日昨來到最終站新竹,以「風動」為題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盛大展覽至五月四日。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於新竹站展覽開幕致詞表示,「工藝遶境」一年來巡迴多個縣市展覽,不僅看到資深工藝師、社區工藝師及地方特色工藝師的精彩作品,也有許多特色工藝店家的商品展出,展現出在地特色與臺灣多元工藝的豐富面貌。
王時思指出,雖然這是「工藝遶境」最後一站,但並不是結束,接下來由工藝中心推出的「臺灣工藝季」活動,將接續展現工藝在臺灣文化藝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期盼工藝未來能成為推動臺灣文化藝術發展的關鍵力量,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工藝文化之美。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表示,非常榮幸參與「工藝遶境」每一站的展覽與活動,不僅有工藝中心的典藏品展出,也能欣賞到來自各地工藝家的精湛作品,展現豐富多元的在地技藝。文化部與工藝中心舉辦「工藝遶境」巡迴展覽,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工藝之美。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說,新竹以高科技產業及玻璃工藝聞名,本次展覽以「風動」為主題,強調新竹在自然風力、產業演進與文化流動之間持續轉化與創生,展出內容涵蓋螺鈿、玻璃、藍染、木雕、纏花等多元工藝作品,不僅呈現在地工藝豐富面貌,也展現匠人技藝如何在時間中流轉、在風中蛻變與傳承永續工藝精神。
本展覽展出工藝中心珍貴典藏品及桃竹苗在地工藝師精湛作品,從臺灣工藝史重量級前輩,如顏水龍的《竹家具手繪圖》與《竹製三層架》,見證其嘗試將工藝生活化的現代化理念,至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粘碧華融合中西刺繡技藝之作《登龍門得富貴》,再到當代新竹在地創作如陳振芳的竹地螺鈿漆藝作品《門內庭趣》,與沈培澤以木雕詮釋文人氣節的《清廉》等作品,皆顯現臺灣工藝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流轉與延續。更多展覽與活動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https://expo.ntcri.gov.tw/)。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於新竹站展覽開幕致詞表示,「工藝遶境」一年來巡迴多個縣市展覽,不僅看到資深工藝師、社區工藝師及地方特色工藝師的精彩作品,也有許多特色工藝店家的商品展出,展現出在地特色與臺灣多元工藝的豐富面貌。
王時思指出,雖然這是「工藝遶境」最後一站,但並不是結束,接下來由工藝中心推出的「臺灣工藝季」活動,將接續展現工藝在臺灣文化藝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期盼工藝未來能成為推動臺灣文化藝術發展的關鍵力量,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工藝文化之美。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表示,非常榮幸參與「工藝遶境」每一站的展覽與活動,不僅有工藝中心的典藏品展出,也能欣賞到來自各地工藝家的精湛作品,展現豐富多元的在地技藝。文化部與工藝中心舉辦「工藝遶境」巡迴展覽,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工藝之美。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說,新竹以高科技產業及玻璃工藝聞名,本次展覽以「風動」為主題,強調新竹在自然風力、產業演進與文化流動之間持續轉化與創生,展出內容涵蓋螺鈿、玻璃、藍染、木雕、纏花等多元工藝作品,不僅呈現在地工藝豐富面貌,也展現匠人技藝如何在時間中流轉、在風中蛻變與傳承永續工藝精神。
本展覽展出工藝中心珍貴典藏品及桃竹苗在地工藝師精湛作品,從臺灣工藝史重量級前輩,如顏水龍的《竹家具手繪圖》與《竹製三層架》,見證其嘗試將工藝生活化的現代化理念,至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粘碧華融合中西刺繡技藝之作《登龍門得富貴》,再到當代新竹在地創作如陳振芳的竹地螺鈿漆藝作品《門內庭趣》,與沈培澤以木雕詮釋文人氣節的《清廉》等作品,皆顯現臺灣工藝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流轉與延續。更多展覽與活動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https://expo.ntc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