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变 当心中风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4/15

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环境医学研究所吴威德助研究团队运用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分析二○○一至二○二○年超过一一○万名首次急诊中风患者的资料,研究结果指出,当两日内气温骤升超过6__时,缺血性中风风险提高超过两倍,两日内气温骤升超过16__则达到另一个风险高锋;当两日内气温骤降超过14__时,出血性中风也提高两倍的发生风险。提醒高风险族群,如∶长者、慢性病患、独居、居家保温与通风不良者须留意气温变化、预防发病。

根据二○一二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中风在一九九○年至二○一○年间是全球第二大死因,而气候条件是促使中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依死亡率排序,一一二年十大死因依序为一、恶性肿瘤(癌症);二、心脏疾病;三、肺炎;四、脑血管疾病;五、糖尿病∶六、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COVID-19);七、高血压性疾病;八、事故伤害;九、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十、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

老化社会对气候变化将更为敏感,国卫院表示,台湾正逐渐迈入老年人口超过二○%的超高龄社会,二○三九年将突破三○%,至二○七○年将高达四十六·五%。

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环境医学研究所吴威德助研究员比对台湾历年气候纪录,分析横跨二十年、超过一一○万例中风病例数据,并创新以两日内的气温变化作为分析基础,同时考量了空气污染等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强化分析的可靠性,是目前亚洲地区少见的大规模气候健康研究。

研究指出,两日内气温剧烈变化,特别是骤升或骤降,可能大幅增加不同类型的中风风险;日最高气温超过35__,缺血性中风风险超过两倍,日最低气温低於16__,出血性中风风险超过两倍。研究於四月发表於国际医学权威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__Western Pacific》。

研究结果对於公共卫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若能将天气预警机制与健康风险通报系统纳入公共卫生政策,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强化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族群的健康监测与预防措施,将能降低突发性气温变化对民众健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