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转运站无障碍厕所「锁门制」惹怒民众 议员痛批
【记者郑沾诚/花莲报导】 2025/04/16

无障碍设施本该是对身障者与行动不便者的友善承诺,如今却沦为制度性阻碍?近日有民众再度指出花莲转运站外围的无障碍厕所竟长期「上锁」,需按服务铃等待站务人员开门才能如厕。对於许多急需使用厕所的身障者而言,这无疑是二度歧视,让「无障碍」变成了「有条件才能解锁的障碍」。

一名身障者无奈表示∶「我行动不便,必须靠助行器移动。那天身体真的不舒服,急著要上厕所,结果门锁著,要等人来开门。不是每次都能等得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违反《无障碍设施设计手册》中「随时可近、无需协助」的基本精神,更在实务上对使用者造成极大困扰与羞辱。

花莲转运站虽回应,称因过去曾发生厕所遭流浪汉占用与设备损坏,才不得不采「上锁管理」,并强调已设置服务铃与告示牌,强调可「即时协助」,但此说法无法令人信服。真正在意无障碍者需求的单位,应思考如何让设备在不受干扰下保持「即时可用」,而非直接采取锁门方式,让需要者受苦。

花莲县议员魏嘉贤强烈表达不满,指出此管理方式形同「惩罚性设计」,并不符合现代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他呼吁∶「科技应该是协助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管理责任。可设智慧厕所监控使用时限,避免滥用,又能即时应对突发状况。」

事实上,去年也曾有民众针对该无障碍厕所遭锁门情况提出陈情,转运站当时即已承诺改善,未料一年後问题依然如故,显见改善承诺沦为空谈。如今再爆争议,已非单一事件,而是制度长期怠惰与忽视使用者权益的结果。

「无障碍设施」不该只是做做样子,更不该被管理者当作「麻烦的存在」加以设限。花莲转运站若无法正视问题、诚意改善,只会让更多行动不便者在急难时刻感到被社会抛弃——这样的无障碍,是谁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