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换术瓣膜选择 病因是关键
过去的临床指引以患者年龄作为主要考量,建议六十五岁以下患者选用机械瓣膜,六十五岁以上选用生物瓣膜。但根据长庚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显示,二尖瓣疾病的病因多样且复杂,同样对患者的长期存活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病因的患者在瓣膜选择上应有不同的策略,是二尖瓣置换手术成功关键。这项研究结果已发表於二○二四年六月国际级重要期刊「国际外科杂__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林口长庚心脏血管外科主任、也是巨量资料及统计中心主任的陈绍纬医师指出,二尖瓣严重病患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二尖瓣修补或置换手术。通常以二尖瓣修补为先,长期结果较佳,若病况太严重不适合修补,才考虑置换。置换手术可选择使用机械人工瓣膜(简称机械瓣膜,或是生物性人工瓣膜(简称生物瓣膜)。
陈绍纬医师解释,机械瓣膜优点是耐用性高、再手术机率低,但需终生服用抗凝血剂以预防血栓。若凝血剂剂量不足,可能引发脑中风、肠道或下肢血管阻塞;剂量过高则可能导致脑出血或肠胃出血。此外,接受其他手术(如牙科手术)或侵入性检查时,需住院调整抗凝血剂药物。生育年龄女性还需注意药物可能有致畸胎风险。而生物瓣膜的优点则是无需终生服用抗凝血剂(术後仅需服用三个月),但瓣膜退化较快。
林口长庚麻醉部副部主任陈俊宇医师表示,长庚医院这项研究共分析台湾健保资料库二○○二至二○一八年间九二○一位二尖瓣置换患者,探讨不同病因及年龄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病因应有更适合选择的二尖瓣瓣膜,例如∶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感染。研究发现,曾在住院期间出现中风的患者,生物瓣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二、风湿性心脏病∶由风湿热引起的自体免疫疾病。研究显示,六十岁以上患者即可选择生物瓣,以避免终生服用抗凝血剂可能的伤害。
三、退化性二尖瓣逆流∶是因瓣膜退化导致功能失调。七十岁以下患者机械瓣存活率较佳。
四、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是由冠心病导致的左心室重塑造成的瓣膜功能障碍。由於预後较差,无论选择机械瓣还是生物瓣,对存活率的影响都不显著。
桃园长庚医院副院长、胸腔心脏血管外科叶集孝医师表示,临床指引应加入病因相关的建议,以帮助医师在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时,可根据患者的病因、年龄、生活品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为病患提供个人化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与医师深入讨论,充分了解不同瓣膜的利弊与适用情境,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
陈绍纬医师强调,随著「瓣中瓣」技术的发展,利用原先的外科瓣膜框架,在先进的影像系统导引下,经导管植入新的瓣膜,未来可为生物瓣的患者提供更加持久与低手术风险的治疗选择,这可能改变目前对生物瓣年龄的考量。
林口长庚心脏血管外科主任、也是巨量资料及统计中心主任的陈绍纬医师指出,二尖瓣严重病患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二尖瓣修补或置换手术。通常以二尖瓣修补为先,长期结果较佳,若病况太严重不适合修补,才考虑置换。置换手术可选择使用机械人工瓣膜(简称机械瓣膜,或是生物性人工瓣膜(简称生物瓣膜)。
陈绍纬医师解释,机械瓣膜优点是耐用性高、再手术机率低,但需终生服用抗凝血剂以预防血栓。若凝血剂剂量不足,可能引发脑中风、肠道或下肢血管阻塞;剂量过高则可能导致脑出血或肠胃出血。此外,接受其他手术(如牙科手术)或侵入性检查时,需住院调整抗凝血剂药物。生育年龄女性还需注意药物可能有致畸胎风险。而生物瓣膜的优点则是无需终生服用抗凝血剂(术後仅需服用三个月),但瓣膜退化较快。
林口长庚麻醉部副部主任陈俊宇医师表示,长庚医院这项研究共分析台湾健保资料库二○○二至二○一八年间九二○一位二尖瓣置换患者,探讨不同病因及年龄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病因应有更适合选择的二尖瓣瓣膜,例如∶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感染。研究发现,曾在住院期间出现中风的患者,生物瓣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二、风湿性心脏病∶由风湿热引起的自体免疫疾病。研究显示,六十岁以上患者即可选择生物瓣,以避免终生服用抗凝血剂可能的伤害。
三、退化性二尖瓣逆流∶是因瓣膜退化导致功能失调。七十岁以下患者机械瓣存活率较佳。
四、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是由冠心病导致的左心室重塑造成的瓣膜功能障碍。由於预後较差,无论选择机械瓣还是生物瓣,对存活率的影响都不显著。
桃园长庚医院副院长、胸腔心脏血管外科叶集孝医师表示,临床指引应加入病因相关的建议,以帮助医师在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时,可根据患者的病因、年龄、生活品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为病患提供个人化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与医师深入讨论,充分了解不同瓣膜的利弊与适用情境,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
陈绍纬医师强调,随著「瓣中瓣」技术的发展,利用原先的外科瓣膜框架,在先进的影像系统导引下,经导管植入新的瓣膜,未来可为生物瓣的患者提供更加持久与低手术风险的治疗选择,这可能改变目前对生物瓣年龄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