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教育局力推原民文化走廊到校服务 师生共学体验落实全民原教

▲南市教育局力推原民文化走廊到校服务,透过师生共学体验落实全民原教。(记者李嘉祥摄)
台南市原住民族教育资源中心图资馆藏丰富,近年透过文化走廊到校计画,推出原住民族乐器、传统服饰、狩猎体验等常民生活文化课程,将课本没教的原民知识与文化内涵,以浸润实作的方式到校推广,增进学校师生对原民文化的理解与尊重,114年度上半年计画开放报名即秒杀额满,活动内容深受师生喜爱。
市长黄伟哲表示,南市有丰富多元族群文化,原住民族也为南市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族群共融的价值不分性别、年龄与族群,市府致力守护与传承珍贵的文化资产,让多元文化在校园生根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世界观,使台湾成为更具文化自信与包容力的社会。
教育局长郑新辉说,台南原住民籍中小学生近1660人,约占全市学生1.2%,都会区原住民文化保存不易,市府透过本土语文教育和全民原教理念推广,逐步将原住民族教育议题融入学习课程,提升师生多元文化知能与文化平等省思,培养对不同族群的尊重与包容,营造族群友善多元共荣校园环境。
关庙国中林嘉瑜主任指出,活动当日学生们换上布农族传统服饰,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原住民族祭典舞步,感受原住民族传统祭仪的庄重与团结精神;过程中以舞会友,让孩子能深入了解原住民族的传统价值,并学习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海佃国中卢建名组长说,此次原民文化走廊到校活动特别结合学校原有的射箭队练习,展示现代弓与原住民族传统弓的差异,让学生习得原民狩猎文化与现代运动竞技的异同之处,参与的同学皆表示学习特别有感。
左镇国中二年级生吴 恒说,体验活动当天印象最深刻的是配戴阿美族丰年祭特有的侧背包-情人袋,阿美语称alofo,又称槟榔袋,在丰年祭期间,透过舞蹈由女性将槟榔放入心仪男性的情人袋,对方则将情人袋回赠与女方配戴,作为双方爱情的宣告与承诺。透过体验课程的介绍和提问,认识许多原民文化内涵,相当有意思。
郑新辉局长进一步说明,原住民族教育资源中心每年提供6梯次原住民族文化走廊到校服务,今年上半年活动内容规划族服展示、乐舞体验、狩猎文化介绍及射箭体验,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与实作中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魅力;下半年也将再举办二场次,新增编织与串珠课程,手把手教导学生制作传统工艺品,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细致美学,未来「文化走廊到校服务」也会持续深化体验内容,将原住民族文化教育推广至更多学校,实现全民原教理念。
市长黄伟哲表示,南市有丰富多元族群文化,原住民族也为南市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族群共融的价值不分性别、年龄与族群,市府致力守护与传承珍贵的文化资产,让多元文化在校园生根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世界观,使台湾成为更具文化自信与包容力的社会。
教育局长郑新辉说,台南原住民籍中小学生近1660人,约占全市学生1.2%,都会区原住民文化保存不易,市府透过本土语文教育和全民原教理念推广,逐步将原住民族教育议题融入学习课程,提升师生多元文化知能与文化平等省思,培养对不同族群的尊重与包容,营造族群友善多元共荣校园环境。
关庙国中林嘉瑜主任指出,活动当日学生们换上布农族传统服饰,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原住民族祭典舞步,感受原住民族传统祭仪的庄重与团结精神;过程中以舞会友,让孩子能深入了解原住民族的传统价值,并学习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海佃国中卢建名组长说,此次原民文化走廊到校活动特别结合学校原有的射箭队练习,展示现代弓与原住民族传统弓的差异,让学生习得原民狩猎文化与现代运动竞技的异同之处,参与的同学皆表示学习特别有感。
左镇国中二年级生吴 恒说,体验活动当天印象最深刻的是配戴阿美族丰年祭特有的侧背包-情人袋,阿美语称alofo,又称槟榔袋,在丰年祭期间,透过舞蹈由女性将槟榔放入心仪男性的情人袋,对方则将情人袋回赠与女方配戴,作为双方爱情的宣告与承诺。透过体验课程的介绍和提问,认识许多原民文化内涵,相当有意思。
郑新辉局长进一步说明,原住民族教育资源中心每年提供6梯次原住民族文化走廊到校服务,今年上半年活动内容规划族服展示、乐舞体验、狩猎文化介绍及射箭体验,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与实作中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魅力;下半年也将再举办二场次,新增编织与串珠课程,手把手教导学生制作传统工艺品,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细致美学,未来「文化走廊到校服务」也会持续深化体验内容,将原住民族文化教育推广至更多学校,实现全民原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