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歐洲綠色航運走廊承諾減少70%碳排放量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擬議的韓國-歐洲綠色航運走廊(GSC)可使平澤港(Pyeongtaek)與歐洲主要汽車港口間的主要貿易航線碳排放量減少七十%以上。
韓國非營利組織「氣候解決方案」發布報告《繪製淨零排放路徑》(Chartinga Net-Zero Pathway)提出在韓國最大汽車進出口港平澤港與歐洲主要港口(不來梅港、安特衛普港、澤布呂赫港、南安普敦港)之間建立綠色航運業脫碳走廊。
消息指出,綠色走廊被定位為航運業綠色轉型的關鍵一步,也是長距離、低排放航運的領先典範。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最近在第八十三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上宣布淨零框架,韓與歐洲夥伴關係為填補全球航運脫碳領域的主導空檔提供契機。
對於擁有全球最大造船業之一的韓國而言,擬議的走廊也代表其「綠色船舶-K」計畫取得重大進展,該計畫的目標是到二○五○年徹底淘汰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符合國際海事組織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該走廊主要針對純汽車與卡車運輸公司(PCTC),這類公司在常規、高容量航線上營運,與貨櫃碼頭相比,所需貨物處理基礎設施不太複雜,這使得它們更能適應早期採用綠色技術,為推出零排放航運解決方案提供實用且可擴展的切入點。
除營運層面,韓歐GSC對全球綠色走廊格局有更廣泛的影響。首先,它透過納入多樣化船舶類別、補充基於貨櫃措施與擴大行業參與度來拓寬脫碳範圍;其次,該組織解釋,透過優先發展長程、跨大陸航線而非歐洲內部短程海運,可實現更大的絕對減排量。
資料顯示,平澤港是韓國汽車貿易主要港口,也是啟動綠色走廊計畫的要地,它是現代、起亞與KG Mobility等韓國國內汽車製造商重要出口,尤其是對北歐與中歐的出口。平澤港治理結構也為綠色走廊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該港由平澤地區海洋與水產辦公室監管,腹地基礎設施主要由私人資本資助,這種協作治理方案非常適合公私合作夥伴關係,這是擬議GSC實施策略關鍵要素。為將這一潛力轉化為現實,報告建議採取專門的《綠色走廊法》、燃料供應基礎設施與擴大財政激勵措施等政策手段確保實施。
韓歐GSC提案主要特點之一是採用綠色甲醇,這是傳統船用燃料的低碳替代品。與來自化石燃料且排放量超過一百gCOe/MJ的灰色或棕色甲醇不同,綠色甲醇由再生資源生產,排放量接近於零。這項報告估計,僅不來梅港與平澤港間的東行與西行運營,在使用傳統重質燃料油驅動情況下,每年就排放超過二百萬公噸二氧化碳;而轉向綠色甲醇約可減少約一百四十萬噸排放,預計到二○五○年,甲醇將占全球船用燃料使用量的二十%以上,報告強調建立可靠且可擴展供應鏈必要性。
韓國非營利組織「氣候解決方案」發布報告《繪製淨零排放路徑》(Chartinga Net-Zero Pathway)提出在韓國最大汽車進出口港平澤港與歐洲主要港口(不來梅港、安特衛普港、澤布呂赫港、南安普敦港)之間建立綠色航運業脫碳走廊。
消息指出,綠色走廊被定位為航運業綠色轉型的關鍵一步,也是長距離、低排放航運的領先典範。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最近在第八十三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上宣布淨零框架,韓與歐洲夥伴關係為填補全球航運脫碳領域的主導空檔提供契機。
對於擁有全球最大造船業之一的韓國而言,擬議的走廊也代表其「綠色船舶-K」計畫取得重大進展,該計畫的目標是到二○五○年徹底淘汰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符合國際海事組織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該走廊主要針對純汽車與卡車運輸公司(PCTC),這類公司在常規、高容量航線上營運,與貨櫃碼頭相比,所需貨物處理基礎設施不太複雜,這使得它們更能適應早期採用綠色技術,為推出零排放航運解決方案提供實用且可擴展的切入點。
除營運層面,韓歐GSC對全球綠色走廊格局有更廣泛的影響。首先,它透過納入多樣化船舶類別、補充基於貨櫃措施與擴大行業參與度來拓寬脫碳範圍;其次,該組織解釋,透過優先發展長程、跨大陸航線而非歐洲內部短程海運,可實現更大的絕對減排量。
資料顯示,平澤港是韓國汽車貿易主要港口,也是啟動綠色走廊計畫的要地,它是現代、起亞與KG Mobility等韓國國內汽車製造商重要出口,尤其是對北歐與中歐的出口。平澤港治理結構也為綠色走廊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該港由平澤地區海洋與水產辦公室監管,腹地基礎設施主要由私人資本資助,這種協作治理方案非常適合公私合作夥伴關係,這是擬議GSC實施策略關鍵要素。為將這一潛力轉化為現實,報告建議採取專門的《綠色走廊法》、燃料供應基礎設施與擴大財政激勵措施等政策手段確保實施。
韓歐GSC提案主要特點之一是採用綠色甲醇,這是傳統船用燃料的低碳替代品。與來自化石燃料且排放量超過一百gCOe/MJ的灰色或棕色甲醇不同,綠色甲醇由再生資源生產,排放量接近於零。這項報告估計,僅不來梅港與平澤港間的東行與西行運營,在使用傳統重質燃料油驅動情況下,每年就排放超過二百萬公噸二氧化碳;而轉向綠色甲醇約可減少約一百四十萬噸排放,預計到二○五○年,甲醇將占全球船用燃料使用量的二十%以上,報告強調建立可靠且可擴展供應鏈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