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力培育 应立即启动护理养成奖学金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4/29

政府应立即启动「护理科系养成奖学金计画」,系统性支持护理人力培育,从源头解决问题。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表示,每年投入约十五亿元即可实施,预计四年内可稳定补充四万名新血,为台湾脆弱的医疗基础注入强心针。

针对每年近万名护理科系在学学生,提供每人每年十五万元奖学金,连续四年支持至毕业,条件为∶一、毕业一年内考取护理师执照;二、执照取得後至少服务临床四年;三、未履行者须返还奖学金。

目前台湾约有三十万名持证护理人员,但实际从事临床工作的仅十九万人,护理崩盘风险日益严峻。洪子仁指出,「这十五亿元,将是守护台湾医疗体系最有效益的一笔投资。」

资金方面,洪子仁理事长建议善用政府今年通过的「因应国际情势强化经济社会及国土安全韧性特别条例」中的健保拨补资金。行政院核定的四千一百亿元特别预算中,卫福部已拨补二百亿元至健保安全准备金,从健保拨补金中匡列十五亿元,即可推动护理奖学金计画,马上可以执行,兼顾药品供应稳定与人力培育,两者相得益彰。

以新光经验为例∶硬体投资,必须配套人力建设。洪子仁进一步以新光医院为例说明∶以新光医院为例,楼扩建工程总经费约八十亿元,预计提供三一四张病房及二十张心脏加护病房,平均每床造价成本高达二千万元以上。相较三十三年前火狮楼平均每床六百万,增加达四倍。但如果无法同步稳定护理人力,这些昂贵的医疗设施将沦为「空床」,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因此,新光医院同步导入智能化护理设备,如自动病房管理、智慧点滴监控系统等,从硬体与工作流程两端著手,减轻护理人员负担,提升留任意愿。但是,「医疗硬体再高端,没有护理人员,就无法发挥效能。」

总结而言,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呼吁政府正视∶一、护理人力是一项基础公共建设,必须长期稳定投入。二、养成期应提供经济支持,协助学生安心完成专业教育。三、毕业後应透过制度保障合理薪资与工作环境,提升留任率。四、健保资源应战略性分配,兼顾药品供应与人力稳定。

投资护理人力,既是对现有医疗体系的保护,也是对未来全民健康的承诺。在医疗体系面临世代交替与全球性挑战的当下,台湾需要的不仅是硬体建设,更需要「人」的坚守与承担。正如洪子仁所言∶「培育一位护理师,就是守住一段生命的最後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