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館怪奇氣象電視臺 穿越時空來闖關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於五月三、四日,在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臺灣南區氣象中心「氣象生活交響曲」活動現場,將舉辦「怪奇氣象電視臺」系列活動;可愛的極貝爾主播將帶領現場民眾穿越時空,以生動活潑的故事,介紹百年前臺灣的極端天氣現象。現場還有氣象觀測、水資源利用及綠色能源等主題闖關及抽獎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深氣象資訊與日常生活應用的連結,歡迎大家共襄盛舉。(見圖)
科工館今(四)日說明,該館典藏一八九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北半球海平面歷史天氣圖,該批史料是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捐贈,當初因保存環境不佳,導致紙質脆化與泛黃,但仍完整且清晰,是解讀臺灣百年來氣象事件的珍貴資料,該批資料與中央氣象署針對日治時期氣象文史系列研究時間相符合;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計畫支持下,科工館結合歷史天氣圖及文史資料,將臺灣百年前遭遇的極端天氣個案,包含颱風、豪雨、乾旱及寒害,轉譯成科普活動並介紹給民眾。
「怪奇氣象電視台」系列活動將先介紹傳統氣象觀測儀器,再從觀測儀器連結到天氣現象,並回顧極端天氣的歷史紀錄,每日辦理四場次;該活動亦推出線上互動遊戲,完成線上遊戲後可憑完成畫面至活動現場換取小禮物,欲參加線上互動遊戲或報名「怪奇氣象電視台」活動者,請追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官方臉書專頁。
科工館今(四)日說明,該館典藏一八九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北半球海平面歷史天氣圖,該批史料是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捐贈,當初因保存環境不佳,導致紙質脆化與泛黃,但仍完整且清晰,是解讀臺灣百年來氣象事件的珍貴資料,該批資料與中央氣象署針對日治時期氣象文史系列研究時間相符合;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計畫支持下,科工館結合歷史天氣圖及文史資料,將臺灣百年前遭遇的極端天氣個案,包含颱風、豪雨、乾旱及寒害,轉譯成科普活動並介紹給民眾。
「怪奇氣象電視台」系列活動將先介紹傳統氣象觀測儀器,再從觀測儀器連結到天氣現象,並回顧極端天氣的歷史紀錄,每日辦理四場次;該活動亦推出線上互動遊戲,完成線上遊戲後可憑完成畫面至活動現場換取小禮物,欲參加線上互動遊戲或報名「怪奇氣象電視台」活動者,請追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官方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