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弱勢家庭 1919攜手企業為陪讀班孩子預備母親節禮物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5/08

▲基督教救助協會特別聯手7-ELEVEN與台灣萊雅,預備餅乾禮盒與彩妝保養品,讓孩子們可以親手送給媽媽。(圖:基督教救助協會提供)
母親節到了,基督教救助協會特別與7-ELEVEN合作,準備愛馨城堡餅乾禮盒給1919食物銀行辛苦的案家;與台灣萊雅攜手,預備了彩妝保養品,讓1919陪讀班的孩子們可以親手為媽媽獻上美麗祝福。救助協會也推出「我愛媽咪!母親節公益專案」,民眾只要認捐1919食物包達一定金額,就可獲贈JIA品家捐贈的實用鍋具。一顆心兩份情,既可向自己的媽媽傳達愛,也能關懷弱勢家庭的媽媽。

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年推出「1919陪讀計畫」,讓弱勢家庭的孩子能免費到陪讀班接受教育!根據救助協會《1919陪讀計畫113學年報告》,113學年度在全台所資助的217班2,355個孩子中,逾6成來自單親家庭,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超過4成都是媽媽。這些媽媽們不僅要努力維持家計,還要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身心壓力極大,卻鮮少有喘息空間。

自台南的惠如(化名),她的丈夫五年前因病過世,留下她獨自扶養一雙兒女。孩子在國小一年級時開始進入1919陪讀班,至今哥哥已升上高中,妹妹讀國一。哥哥課後打工幫忙家計,妹妹在陪讀班寫作業、照顧學弟妹,也參與班級打掃。惠如回憶,當年丈夫罹患肝癌,無法支付醫療費,幾乎放棄治療,幸而有好心醫生伸出援手,提供9萬元資助治療。丈夫雖仍不幸病逝,但陪讀班和教會志工陳淑雲的關懷,成為她撐下去的力量。「孩子每年母親節都會送我陪讀班準備的小禮物,那是我少數的驚喜與開心。我平常根本不買保養品,更別說名牌了。」惠如感性地說。

屏東麟洛陪讀班的靜文(化名)五年前丈夫驟逝,她獨自扶養年幼的兒子小宇(化名),一度陷入焦慮與無助。為了生活,她做過多份工作,從檳榔攤到漁市場,甚至在深夜到市場處理漁貨,一直撐到天亮。直到最近在便當店擔任後廚清潔與備餐工作,才稍微穩定下來。靜文說,小宇失去爸爸後變得退縮、不愛說話,幸好在陪讀班老師李淑萍長期的陪伴下,慢慢打開心門,甚至會主動幫忙清潔、與鄰里長輩互動,大家都叫他「里長伯」。問靜文有多久沒為自己買喜歡的東西了?她苦笑說已經忘了。但母親節收到孩子送上的保養品,讓她感到無比幸福。

21年來,1919陪讀計畫已累計服務超過8萬人次的孩子,提供他們穩定學習與家庭支持的環境。而2011年起的「1919食物銀行」,每兩個月提供食物包給經濟弱勢家庭,每年約資助5,000戶,至今累計已超過75,000戶次受惠。

基督教救助協會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成為弱勢家庭媽媽的後盾。即日起至5月31日,民眾只要參加「我愛媽咪!母親節公益專案」,捐款支持1919食物銀行,就能得到「JIA品家」捐助的鍋具等產品。做公益之餘,也能將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一份心兩份情,關懷別人的媽咪,也寵愛自己的媽咪!詳見活動頁https://1919.org.tw/2025/mother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