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大学协办诺贝尔物理奖讲座-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分享石墨烯前瞻研究
【记者董秀云/宜兰报导】 2025/05/10

▲(左起)宜兰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陈博彦教授、宜兰大学王宜达总务长、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周美吟院士、诺贝尔得主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博士、宜兰大学陈威戎校长、宜兰大学尤进钦主任秘书、森林暨资源学系郭佩钰副教授合影,共同见证「二O二五诺科奖台北峰会」第二场讲座的圆满成功。(宜大提供)
国立宜兰大学协办二O二五年「诺科奖台北峰会」第二场讲座,特别邀请到二O一O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石墨烯材料权威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莅临演讲,并邀请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周美吟院士担任与谈人。此次讲座於五月八日在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举行,吸引近四00位学者、业界人士及青年学子踊跃参与。宜兰大学更特别将此国际大师级学术讲座资源与县内高中分享,宜兰高中、兰阳女中师生皆共襄盛举,让国际级的学术资源深入地方。

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教授拥有俄罗斯及英国双重国籍,毕业於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及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学,为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他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与导师安德烈__海姆共同获得二O一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持续深耕石墨烯及新材料科学领域,在全球材料物理研究上占有重点的领导位阶!

讲座结束後陈威戎校长代表宜兰大学致赠台湾造型的玫瑰石作为纪念,蕴含深厚的文化与情谊。玫瑰石因其独特的纹理与色泽,被誉为「大地的艺术品」,象徵坚韧、美丽与深厚根基,与材料科学中追求稳固与创新的精神不谋而合,期望透过这份礼物,传递台湾的热情与自然之美,也象徵与国际学术界的长远友谊与合作。

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周美吟院士在与谈时表示,向来宾简要介绍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教授的学术历程,并感谢他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这场讲座不仅展现出国际级的材料科学新知,也为台湾学术界带来宝贵的启发。她提到∶「石墨烯的研究开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应用,特别是在永续能源、电子材料与环境工程领域,未来都具有无限潜力。台湾的科研团队在这些领域同样深耕多年,我们非常期待能持续推动跨国合作,共同面对全球的挑战。」

宜兰大学校长陈威戎致词表示,非常荣幸能与诺科奖国际文教交流协会携手合作,成为该场讲座的东道主。陈威戎校长特别提到,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教授在石墨烯领域的开创性发现,不仅为物理学界带来突破,更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新一代材料的应用与革新,成为科学界的重要里程碑。陈威戎校长也介绍宜兰大学即将迈入百年校庆,长期致力於推动智慧农业、绿色科技及跨域创新的综合型大学,宜兰大学将持续紧跟国家发展重点项目与议程,积极投入智慧材料、环境永续等前瞻领域,期许未来能与国际学术界深化合作,共同为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教授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他长年研究的材料「石墨烯」。他说明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异导电、导热及可拉伸特性的材料,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包含复合材料、电池等,虽然应用过程看似平凡,就像碳纤维一样,都是从简单的复合材料入门,但其影响深远。他指出,石墨烯在电子领域贡献良多,例如手机散热便采用石墨烯,其导热能力比铜高出四至五倍。此外,将少量石墨烯加入混凝土中,能大幅提升强度,进而减少材料用量,对於建筑工程具有巨大潜力。

在问答环节中,来自宜兰高中学生提问,若想投入物理学研究,应从哪些领域开始?康斯坦丁__诺沃肖洛夫教授鼓励学生,任何领域都能做出令人兴奋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对所选领域充满热情。他强调∶「若只是因为别人说这是有前景的领域而去投入,是无法取得真正成就的。唯有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主题,才有机会发光发热。」他补充说∶「我可以给你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听任何建议。」他鼓励学生们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一条属於自己的科研之路。

另一位提问者提问台湾科学家如何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教授坦言∶「如果你想著那个奖项,你永远不会得到它。」他指出,台湾的中研院是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拥有许多杰出科学家,但重点应该放在热情与专业追求,而不是外在的奖项。

图∶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