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幻境》膠彩創作聯展 盛大登場

由洪民裕老師策劃挑選出四位台南大學的學生林幸儀、王妙心、梁筱妮、張育瑋,以《不安幻境》來述說著自身離家至充滿甜膩感的台南來求學,以膠彩為創作媒介,建構出對於生活、情感、想緊握卻有如一把沙從指縫流逝的美好,在自我的幻境世界中試圖留存永恆的一絲安逸。(見圖)
主辦單位今(十)日說明,踏進《不安幻境》,王妙心以人為主要核心,柔軟的草原是她內心的投射,徬徨立足其中,沒有樂園,唯一的指引是神與人,於是肉眼看不見的守護天使於畫面中一一浮現,那些曾在乎過的人們也現身幻境卻宛如隨時都會離去;有時她孤身一人,感受到心中的草原正星火燎原,但她耽溺其中,目的不是為了救火,只是讓這片火燒得有它美的理由。這是自身與草原、神、人的依賴。
林幸儀的幻境世界中,是一位離家的人與自己深刻對話的過程,如同動物初次踏入未知世界,新環境充滿吸引力,興奮與好奇驅使她全力探索;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孤單與懷念悄悄襲來,夜深人靜時那股寂寞,都讓曾經的安全感顯得無比懷念。在創作時的自我對話,在過程中學習面對脆弱與不安,也學會在未知土地上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與觀者一同反思,或許離開後,我們才能發現曾經的孤獨早已成為成長的力量,離家不再是逃避,而是讓自己更加清晰的過程。
張育瑋有一個屬於自身所發生的故事,以及許多自己與他人的回應,回應著生活的一切,有痛苦、開心、苦澀,想要沒有憂慮做著喜歡的事,想要什麼都不做等待幸福降臨,幻想美好事物發生,幻想著關於自己的一切事物;畫面中的奇幻生物是自己,也是朋友,也是自己想對內心說的話,想變成石頭,沒有憂愁;想找個朋友陪伴身邊,人性化的蜜蜂是最忠誠的夥伴;有些話難以說出口,畫面裡表情豐富的寵物貓替他道盡了一切。這些都是對自身一切的真實感受,能與觀者進行幻境之間的交流。
梁筱妮的畫面之中可以看見許多渡渡鳥的存在,牠不僅是滅絕的象徵,更是一個即將被遺忘的故事角色;牠的世界曾充滿歡笑與陽光,但那一天陌生的變化來臨,森林變得詭異、熟悉的朋友消失、天色不再溫暖,都襯托出渡渡鳥的純真。牠始終靜靜地存在於某個角落,仰望雲朵,彷彿等待某個答案。渡渡鳥純真憨厚的形象,是自身願與觀者產生的連結;但願在未知角落,仍有一隻如此純粹的渡渡鳥在每個人的夢與記憶裡翱翔。
新思惟人文空間邀請觀者前往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四位創作者藉由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安感受,將匯聚在一堂與觀者一同剖析,一同在幻境之中的旅程,漸漸發覺迷失自我所帶來的享受與安慰。
主辦單位今(十)日說明,踏進《不安幻境》,王妙心以人為主要核心,柔軟的草原是她內心的投射,徬徨立足其中,沒有樂園,唯一的指引是神與人,於是肉眼看不見的守護天使於畫面中一一浮現,那些曾在乎過的人們也現身幻境卻宛如隨時都會離去;有時她孤身一人,感受到心中的草原正星火燎原,但她耽溺其中,目的不是為了救火,只是讓這片火燒得有它美的理由。這是自身與草原、神、人的依賴。
林幸儀的幻境世界中,是一位離家的人與自己深刻對話的過程,如同動物初次踏入未知世界,新環境充滿吸引力,興奮與好奇驅使她全力探索;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孤單與懷念悄悄襲來,夜深人靜時那股寂寞,都讓曾經的安全感顯得無比懷念。在創作時的自我對話,在過程中學習面對脆弱與不安,也學會在未知土地上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與觀者一同反思,或許離開後,我們才能發現曾經的孤獨早已成為成長的力量,離家不再是逃避,而是讓自己更加清晰的過程。
張育瑋有一個屬於自身所發生的故事,以及許多自己與他人的回應,回應著生活的一切,有痛苦、開心、苦澀,想要沒有憂慮做著喜歡的事,想要什麼都不做等待幸福降臨,幻想美好事物發生,幻想著關於自己的一切事物;畫面中的奇幻生物是自己,也是朋友,也是自己想對內心說的話,想變成石頭,沒有憂愁;想找個朋友陪伴身邊,人性化的蜜蜂是最忠誠的夥伴;有些話難以說出口,畫面裡表情豐富的寵物貓替他道盡了一切。這些都是對自身一切的真實感受,能與觀者進行幻境之間的交流。
梁筱妮的畫面之中可以看見許多渡渡鳥的存在,牠不僅是滅絕的象徵,更是一個即將被遺忘的故事角色;牠的世界曾充滿歡笑與陽光,但那一天陌生的變化來臨,森林變得詭異、熟悉的朋友消失、天色不再溫暖,都襯托出渡渡鳥的純真。牠始終靜靜地存在於某個角落,仰望雲朵,彷彿等待某個答案。渡渡鳥純真憨厚的形象,是自身願與觀者產生的連結;但願在未知角落,仍有一隻如此純粹的渡渡鳥在每個人的夢與記憶裡翱翔。
新思惟人文空間邀請觀者前往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四位創作者藉由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安感受,將匯聚在一堂與觀者一同剖析,一同在幻境之中的旅程,漸漸發覺迷失自我所帶來的享受與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