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是我的植物园 竹县东兴国小绿篱计画获评全国第一
【记者戴欣怡/新竹报导】 2025/05/11

▲东兴国小攀树课程。
新竹县竹北市东兴国民小学获教育部补助一百五十万元,办理一一三年「校园绿篱专案计画」,透过师生与校友共同打造多样原生绿篱,将校园转化为本土植物教育场域,荣获国小组全国第一名,日前接受教育部颁奖,成为国内环境教育与绿色校园改造的标竿典范。

东兴国小以环境教育融入日常为理念,将「绿篱计画」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推动师生共同参与可食用植物的栽种与食农教育,由学生亲手照护植物、将废弃木材再利用制成解说牌,并结合亲师生的DIY共学活动与攀树体验,将环境教育从课室延伸至生活,深度连结社区,实践SDGs目标,打造安全、友善、包容的绿色公共空间。

东兴国小十日表示,利用璁假期间建置绿篱,让原本生硬的水泥外墙有了新气象,学校考量到新竹地区的强风特性,栽种多种耐风、防风的台湾特有种植物,包含月橘、金毛杜鹃、鹅掌藤和黄栀花等,另外也种植日本女贞、金毛杜鹃等,让校园在不同季节呈现多层次的绿意与缤纷色彩,美化环境也惠及全校师生。

东兴国小总务主任林怡君说明,绿篱全区新设置再生木头解说牌,介绍植物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师生及周边居民对环境生态的认识。除了静态的实地观察,解说牌上还有QR Code,提供孩子们互动学习的机会。学校也举办有奖徵答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东兴国小在三年级的自然领域课程中,结合植物单元,聘请专业讲师进行校园植物导览,带领孩子们绕著校园的绿篱一周,观察植物的叶脉、花朵和果实。学生们乐喊「原来学校拥有如此丰富的植物,为昆虫和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充分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态之间息息相关,而绿篱的建置对生态环境有著极大的助益。

绿篱概念融入课程中,学生在学习单上留下美丽而生动的画作,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外,更希望藉由课程将「永续环境」的理念实践在生活中。除了校园绿篱外,东兴国小今年积极推动食农教育运动,建立学生均衡饮食的消费观念及习惯,并试验举办「多吃一口饭」活动,共同实践食农惜食、永续环境的观念。

新竹县长杨文科表示,东兴国小不仅为校园注入积极的生态影响与美学价值,更透过课程内化学生对「永续校园」的认同与行动力。这份努力与创新,最终获得全国第一名的殊荣,除了深化从课程中提升对永续校园的概念,更成为环境教育与绿色校园改造的标竿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