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文化局S-LIFE新生活艺文__出刊 探索大新营六区多元族群文化风貌
【记者李嘉祥/台南报导】 2025/05/12

▲南市文化局S-LIFE新生活艺文__5月号以族群为主轴,探索大新营六区多元族群文化风貌,图为六重溪大武垄族夜祭牵曲吟唱。(记者李嘉祥翻摄)
台南市文化局「S-LIFE新生活艺文__」5月号双月刊以「族群」为主轴,聚焦大新营六区人文历程,从最早居住於此的西拉雅族、大武垄族等原住民族到明清时期及日治时期迁居白河的客家移民,再到二战後随国民政府来台的荣民军眷,藉由历史脉络,勾勒出大新营地区族群融合与生活样貌的发展轨迹,欢迎民众跟著艺文__探索大新营多元族群文化风貌。

南市文化局表示,此期特别邀请三位长期关注并推广在地多元文化的专家学者深入剖析,台南市西拉雅族部落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段洪坤介绍台南东北角原住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变迁,台南市南瀛客家文化协会荣誉理事长黄永珍详述客家族群迁徙及在地融合的历程,白河区竹门国小校长简辰全则分享战後军民荣眷在地落脚与社区发展的故事。

文化局指出,饮食文化向来与族群历史紧密相连,各族群因应地理环境与农产条件,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腌渍文化,为保存食物与风味传承留下历史印记,随著战後不同地区的军民迁台,也带来丰富多样的饮食习惯与生命故事,此期特别规划二篇饮食文学专题,探讨这些动人饮食记忆及关子岭湖南腊肉的起源。

文化局进一步说明,迎接盛夏,此期亦呼应即将到来的重要节庆端午节,深入探讨传统节日背後的文化意涵,编辑团队特别专访白河区持续运作至今的诗社「玉山吟社」,由邱瑞寅老师娓娓道来诗社的发展历程与汉学私塾的教育传承。同时介绍端午节期间常见的「五毒符」与「净符」习俗,带领读者从香包药气与诗人吟咏中,感受节令文化的深度与美感,欢迎大家走进大新营,认识这片土地多元族群交织的历史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