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國璽基金會攜手共育原鄉學童情緒管理與自信表達

▲萬安課輔班學童演出《愛與包容》舞台劇。(圖: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提供)
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自112年承接「屏東縣兒少及家庭社區支持服務方案」(守護家庭小衛星計畫)以來,服務馬仕部落(馬仕課輔班)、萬安部落(萬安課輔班)約40名孩童,致力於為原鄉學童共創學習情緒管理與自信表達的平台,並融入單國璽樞機的「活出愛」生命教育精神,基金會岳玟伶企劃表示,透過連結各界資源,設計與規劃多元的活動計畫,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力量,在成長中感受到愛。
馬仕課輔班延續去年「No Angry Day」團體情緒課程,今年更進一步由學童自行發想並創作劇本,演出《我們這一家》舞台劇。透過熊爸爸、牛媽媽、兔寶寶兄妹等動物擬人角色,詮釋出孩子們在父母離異家庭中的情感拉扯,以及對關愛與理解的渴望。在演出結束的檢討回饋中,課輔班學童小羽(化名)的一句話道盡心聲:「有些家長覺得我們的演出太超齡了,但我想回應這個劇本是我們自己所想、所寫的。我們想要的生活很簡單,即便父母親離婚另組家庭了,還是希望我們能有很好的互動!」
馬仕課輔班班主任湯美珠老師表示,劇本靈感結合了先前小老師所帶領的繪本閱讀教案《爸爸住在另一個家》,孩子們不只曾創作繪本,這次更以此延伸結合情緒與家庭的主題,創作成劇本並演出,更結合《情緒探索號》的歌舞,以生動的方式詮釋多元的情緒。湯老師分享,這不只是一場演出,更是孩子學會表達與療癒自我的歷程。更希望能引導孩子們在閱讀中找到靈感、在寫作中整理情緒、在歌舞中釋放壓力,最後將這一切轉化為真摯的舞台演出。
萬安課輔班則在玫瑰道明傳教修女會修女們的帶領下,演出短劇《愛與包容》。劇本源於修女在團體輔導課程中,根據孩子們日常生活情境觀察所編寫的故事。劇中透過中英台詞、角色扮演及情境對話,呈現孩子在面對家庭爭吵與不良誘惑時的心理掙扎,從最初的「鴕鳥心態」──選擇逃避與沉默──到學會勇敢面對困難、深呼吸並表達自己。劇情巧妙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劇中橋段「抽菸(違規行為)」及「我不要做傳聲筒」讓觀眾印象深刻,孩子們透過同儕的支持與師長的引導,學會正視困難並勇敢表達內心感受。
萬安課輔班班主任葉淑貞老師表示,從劇本討論、角色分配到正式演出,歷經多次排練與修正,每一步都充滿陪伴與傾聽,原本一小的的劇本濃縮為精華的10分鐘舞台劇。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的服裝與道具皆以二手或環保材料DIY製作,富有創意又栩栩如生。葉老師感性分享:「孩子們從不敢說,到現在能站上舞台大聲表達心聲,這樣的蛻變是我們最欣慰的成長。」
方秋娥修女進一步分享,這次戲劇活動充分展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孩子在面對家庭困境時,學會勇敢表達與尋求支持。透過《愛與包容》的演出,孩子不僅學習處理衝突,也體會到母親在家庭中的情感支柱角色。問答環節更深化主題,引導孩子反思家庭中的支持與理解,傳遞母親節的溫暖與感動。
萬安國小王國亨校長感謝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長期對原鄉孩童的關懷與支持,導入多元且貼近孩子需求的資源與活動,包括小小職人、情緒輔導等課程活動,是原鄉教育非常珍貴且具長遠意義的助力。
衷心感謝富邦金控、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以及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慷慨支持本會原鄉服務計畫,與本會攜手持續關懷原鄉弱勢孩童,播下愛的種子,並以行動實踐活出愛的精神。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將繼續透過關懷原鄉學童來傳遞活出愛的精神,歡迎更多人一起加入,一起關懷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角落!捐款訊息及活動詳情請至官網查詢(https://shan.org.tw/)。
馬仕課輔班延續去年「No Angry Day」團體情緒課程,今年更進一步由學童自行發想並創作劇本,演出《我們這一家》舞台劇。透過熊爸爸、牛媽媽、兔寶寶兄妹等動物擬人角色,詮釋出孩子們在父母離異家庭中的情感拉扯,以及對關愛與理解的渴望。在演出結束的檢討回饋中,課輔班學童小羽(化名)的一句話道盡心聲:「有些家長覺得我們的演出太超齡了,但我想回應這個劇本是我們自己所想、所寫的。我們想要的生活很簡單,即便父母親離婚另組家庭了,還是希望我們能有很好的互動!」
馬仕課輔班班主任湯美珠老師表示,劇本靈感結合了先前小老師所帶領的繪本閱讀教案《爸爸住在另一個家》,孩子們不只曾創作繪本,這次更以此延伸結合情緒與家庭的主題,創作成劇本並演出,更結合《情緒探索號》的歌舞,以生動的方式詮釋多元的情緒。湯老師分享,這不只是一場演出,更是孩子學會表達與療癒自我的歷程。更希望能引導孩子們在閱讀中找到靈感、在寫作中整理情緒、在歌舞中釋放壓力,最後將這一切轉化為真摯的舞台演出。
萬安課輔班則在玫瑰道明傳教修女會修女們的帶領下,演出短劇《愛與包容》。劇本源於修女在團體輔導課程中,根據孩子們日常生活情境觀察所編寫的故事。劇中透過中英台詞、角色扮演及情境對話,呈現孩子在面對家庭爭吵與不良誘惑時的心理掙扎,從最初的「鴕鳥心態」──選擇逃避與沉默──到學會勇敢面對困難、深呼吸並表達自己。劇情巧妙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劇中橋段「抽菸(違規行為)」及「我不要做傳聲筒」讓觀眾印象深刻,孩子們透過同儕的支持與師長的引導,學會正視困難並勇敢表達內心感受。
萬安課輔班班主任葉淑貞老師表示,從劇本討論、角色分配到正式演出,歷經多次排練與修正,每一步都充滿陪伴與傾聽,原本一小的的劇本濃縮為精華的10分鐘舞台劇。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的服裝與道具皆以二手或環保材料DIY製作,富有創意又栩栩如生。葉老師感性分享:「孩子們從不敢說,到現在能站上舞台大聲表達心聲,這樣的蛻變是我們最欣慰的成長。」
方秋娥修女進一步分享,這次戲劇活動充分展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孩子在面對家庭困境時,學會勇敢表達與尋求支持。透過《愛與包容》的演出,孩子不僅學習處理衝突,也體會到母親在家庭中的情感支柱角色。問答環節更深化主題,引導孩子反思家庭中的支持與理解,傳遞母親節的溫暖與感動。
萬安國小王國亨校長感謝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長期對原鄉孩童的關懷與支持,導入多元且貼近孩子需求的資源與活動,包括小小職人、情緒輔導等課程活動,是原鄉教育非常珍貴且具長遠意義的助力。
衷心感謝富邦金控、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以及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慷慨支持本會原鄉服務計畫,與本會攜手持續關懷原鄉弱勢孩童,播下愛的種子,並以行動實踐活出愛的精神。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將繼續透過關懷原鄉學童來傳遞活出愛的精神,歡迎更多人一起加入,一起關懷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角落!捐款訊息及活動詳情請至官網查詢(https://sha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