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護理生因家人選讀 逾2成想轉學
今天是國際護理師節,國家教育研究院調查,近五成護理生是因家人期望而選讀護理科系;另一項資料庫分析顯示,兩成一護理科系學生想轉學,護理人力荒恐從校園階段就埋下隱憂。
國家教育研究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瞭解國內護理教育的現況,國教院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針對六九一名護理系學生和八七一名現職護理師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同時透過內部資料庫進行資料分析。
根據國教院研究發現,國內護理科系學生選讀的主因以「課程有前途」(六十八‧八%)居首,但有四十九‧五%的學生是基於家人期望入學,這群因家人期望而就讀的學生,在學校適應性上表現也較差。
在適應面向上,國教院研究顯示,護理科系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專業認同感偏低,以一一○年資料為例,有兩成一的學生想轉學,這些學生普遍對未來職涯缺乏清晰規劃,對護理工作的現實挑戰也抱持較高疑慮。
在現職護理師方面,國教院表示,他們的心理壓力與倦怠感明顯偏高,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支持感與滿意度普遍不足,高壓工作情境、情緒耗竭也拉低工作滿意度,即使多數選擇繼續從業,但若無法有效改善職場條件與心理健康支持,未來護理人力穩定性將面臨更大考驗。
為回應護理科系學生面臨的困境,國教院認為,未來招生策略應強調職涯多元發展,例如臨床專業、長照、健康促進、社區醫療、海外發展等不同面向的職涯道路;學習過程中增加真實場域體驗與現職護理師分享會,讓學生能更早理解護理工作的實務挑戰,減少落差感。
國教院建議,應在護理科系一年級設立結構化的支持機制,如學習策略與自我探索課程、導師輔導制度、職涯諮詢機制,強化實作與多元學習模式,教育單位與實習機構也應設立心理健康支持系統、彈性化實習安排,並提供生涯探索;政府與醫療機構則應透過政策宣導與社會行銷,改善護理形象,提升社會對護理專業的肯定。
國家教育研究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瞭解國內護理教育的現況,國教院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針對六九一名護理系學生和八七一名現職護理師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同時透過內部資料庫進行資料分析。
根據國教院研究發現,國內護理科系學生選讀的主因以「課程有前途」(六十八‧八%)居首,但有四十九‧五%的學生是基於家人期望入學,這群因家人期望而就讀的學生,在學校適應性上表現也較差。
在適應面向上,國教院研究顯示,護理科系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專業認同感偏低,以一一○年資料為例,有兩成一的學生想轉學,這些學生普遍對未來職涯缺乏清晰規劃,對護理工作的現實挑戰也抱持較高疑慮。
在現職護理師方面,國教院表示,他們的心理壓力與倦怠感明顯偏高,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支持感與滿意度普遍不足,高壓工作情境、情緒耗竭也拉低工作滿意度,即使多數選擇繼續從業,但若無法有效改善職場條件與心理健康支持,未來護理人力穩定性將面臨更大考驗。
為回應護理科系學生面臨的困境,國教院認為,未來招生策略應強調職涯多元發展,例如臨床專業、長照、健康促進、社區醫療、海外發展等不同面向的職涯道路;學習過程中增加真實場域體驗與現職護理師分享會,讓學生能更早理解護理工作的實務挑戰,減少落差感。
國教院建議,應在護理科系一年級設立結構化的支持機制,如學習策略與自我探索課程、導師輔導制度、職涯諮詢機制,強化實作與多元學習模式,教育單位與實習機構也應設立心理健康支持系統、彈性化實習安排,並提供生涯探索;政府與醫療機構則應透過政策宣導與社會行銷,改善護理形象,提升社會對護理專業的肯定。